-
日期: 2025-06-17 | 来源: 海边的西塞罗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一个希望之国的夭折与死局。
好多读者让我聊聊伊朗的事情,的确,在新一轮的以伊冲突当中,伊朗被以色列打的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1
截至目前,伊朗被以色列“定点清除”的高官至少已经有五名: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侯赛因·萨拉米、伊朗武装部队副司令阿里·拉希德、伊朗革命卫队航空部队司令阿米尔-阿里·哈吉扎德和前伊朗国家安全负责人阿里·沙姆哈尼。
以色列现在做的事情,实际上是在打击伊朗已经摇摇欲坠的权力继承体系,考虑到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年事已高,即便不考虑以色列的定点清除计划“送一程”这种可能性,哈梅内伊身后会留下的权力格局也堪称风云诡谲,而以色列现在正在像“抽积木”一样,大量的抽掉这个体系中一些重要的“基石”。
我们可以想见,这些基石被抽掉之后,将进一步让伊朗的权力体系失衡——什叶派教士集团、文官政府、伊斯兰革命卫队这三支力量之前原本就脆弱的平衡被再次打破。
以色列在以“让领导先走”的方式,拆除伊朗政权体系的“积木”,这恰恰是伊朗最怕的一手棋。
这件事其实解释了为什么面对以色列此轮打击的“手狠”,伊朗似乎只剩下了“嘴硬”——这里要修正一个普遍的误解,很多人认为伊朗在战场上打不过以色列,仅仅是因为其在军事上“菜”,缺乏有效威胁以色列的武器。但事实上不是的,文官政府、教士集团、革命卫队三方直接的裂痕已现,年逾八旬的哈梅内伊只能勉强弥合这个统治集团的表面和谐,才是问题的关键。
作为被霍梅尼授权“保卫伊朗革命果实”的武装力量,伊朗革命卫队目前其实已经高度腐化,不仅把军队经商玩出了花,还深度把控了伊朗的军工、能源等实体行业,并无限度滥用了对内监视和镇压其民众的主要任务,但在地位上,他们却不得不屈居于教士阶层之下。从霍梅尼到哈梅内伊,伊朗最高宗教领袖对这支力量的把控力其实已经递减了,在哈梅内伊之后,革命卫队势必试图获取这个国家更大的话语权,而这就与教士阶层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的教士阶层逐步获取了伊朗的最高权力,这一派势力是伊朗最狂热最保守的一支力量,主张对内的高压和对外封闭,但在其内部,由于最高宗教领袖必须由“圣裔”接管,伊朗教士阶层内部其实也氛围较为开明的白帽派(庶民教士)和原教旨主义的黑帽派(圣裔教士)两支。未来一定会受到军队和文官政府的双重压力。
文官政府是伊朗现行体系三大支柱中最为开明、主张与西方和以色列缓和关系,并执行至少有限度开放的一支力量。可是缓和关系、文化放开遭了教士阶层的忌。经济开放搞活,又要动深度经商的军方的蛋糕,所以伊朗文官政府也是与其他两派谁都不对付。
总结起来说,伊朗内部现在的三根支柱,其实正上演着异常勾心斗角的“三方大乱斗”,每一方对其他两方的恨意与提防,都很难说在对以色列人之下。去年5月,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和外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扬在乘坐直升飞机访问阿塞拜疆时离奇坠机死亡,已经让三方对后哈梅内伊时代的角力趋于激化,眼下以色列又开始对其高官进行逐个“点名”,当然就更是火上浇油。
外面硬不起来的根本原因,是其内有忧弊。
以色列摩萨德局长戴维·巴尔内亚在16日团灭了伊朗一众高官后说了一句狂到没变的话,他说"我们知道伊朗一切我们感兴趣的信息。"这句话配合上他的前任“我们在伊朗的特工多到我们自己都数不过来”,再配合上现在以军对伊朗想打哪儿打哪儿,若非美国摁着可能已经点名到哈梅内伊的现状,其实说明了伊朗已经被渗透成了怎样的千疮百孔。-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