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6-18 | News by: 纽约时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纽约新闻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
在上周六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不要国王”抗议活动之前,其背后的组织之一“不可分割”的创始人利亚·格林伯格曾担心,太多人已经对他们集体行动的能力失去了信心,认为他们无法阻止特朗普以他庸俗的独裁形象重塑美国。她告诉我,她的团队意识到,他们需要“扭转那种认为特朗普不可避免的、一定会赢的感觉”。
当特朗普在2017年首次上任时,在美国很多人看来,这似乎是民主性存疑的选举团制度造成的惊人侥幸,反对者们目瞪口呆,奋起怒斥他。那一次,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周末为接下来的几年定下了基调:就职典礼本身的到场人数平平,然而数百万人参加了群情激昂的女性大游行,在当时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日抗议活动。抵制的力量如此强大,甚至影响到了特朗普自己的政府——几名政府官员致力于遏制他最恶劣的行为。
这一次,希望少了,无奈多了。特朗普在大选中赢得了普选,大多数人向右倾斜。抵抗力量似乎已经筋疲力尽,士气低落,商界、法律界和学术界的领袖们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2017年和2025年的主要区别之一是精英阶层的崩溃程度,”格林伯格说。“从11月开始,绝大多数在不同机构中拥有权力、对维护民主有一定作用的人都在为确保自己在特朗普政府下的安全和地位而运作。”
科技大亨在特朗普的宣誓就职仪式上排队臣服。为了回应特朗普不堪一击的诉讼,媒体集团拿出了数百万美元,看上去就是在交保护费。律师事务所和大学校长都屈服了。
格林伯格认为,如果人们认为特朗普主义会取得胜利,这种默许就是合理的。在特朗普在华盛顿举行阅兵式的同一天举行的“不要国王”抗议活动意在挑战这种假设。在特朗普的帮助下,他们成功了。
《华尔街日报》形容聚集在华盛顿观看阅兵式的人群“稀疏”“压抑”。
从纽约、洛杉矶到阿拉斯加的小村庄,2100多个城镇发生了抗议活动。特朗普派遣军队进入洛杉矶,几乎肯定有助于增加抗议人数;正如格林伯格告诉我的那样,仅在上周就组织了大约500场活动。数据记者埃利奥特·莫里斯估计,有400万至600万人参加了抗议活动,这将使“不要国王”运动成为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单日抗议活动。即使他的数据有所夸大,这一天也毫无疑问地表明,对特朗普的抵制已经被重新唤醒。
大城市的抗议人群之多不足为奇,但当地新闻媒体也报道了爱达荷州科达伦和佛罗里达州着名的保守派退休社区威利奇斯等地,有数千人参加抗议活动。
然而真正让“不要国王”运动成为一个潜在转折点的是,它与特朗普在华盛顿的那场无精打采的阅兵分庭抗礼。虽然表面上是为了庆祝建军250周年,阅兵式恰逢特朗普生日。视频显示坦克在看台前的街道上吱吱作响,观礼台上空了一半以上。非左翼报纸《华尔街日报》形容人群“稀疏”“压抑”。一场本应轰轰烈烈、气势汹汹的展示反而显得很可悲。-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