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8 | 來源: 加西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新冠疫情 | 字體: 小 中 大
加西網編譯和綜合報道:導致近期世界部分地區病例增加的 COVID-19 變種病毒獲得了壹個新綽號:刀片嗓新冠。
這是因為該變異株——NB.1.8.1,又名“Nimbus”能引起劇烈的喉嚨疼痛,感覺就像被“剃須刀片”或碎玻璃劃傷壹樣。
任何變體的其他 COVID-19 症狀包括發燒、發冷、咳嗽、呼吸急促或失去味覺或嗅覺。但這種新的變種以喉嚨巨痛為典型症狀之壹。
有患者在社交媒體分享稱,嚴重的喉嚨痛使他們連續幾個晚上無法入睡,他們“嗚咽”和“抓撓”喉嚨,無法吞咽,否則會感到劇烈疼痛,並且大約壹周無法說話。
專家表示,Nimbus 變種並沒有什麼值得擔心的。
世界衛生組織 5 月 28 日表示,上個月末病例的增加主要發生在地中海東部、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截至 5 月中旬,新變種病毒已占全球報告的測序樣本的近 11%。
世衛表示,早期分析表明該變異病毒傳染性更強,目前可能占全球所有病例的壹半。
但他們表示,沒有證據表明該病毒株更有可能導致嚴重疾病或死亡。
全球流感數據共享倡議(GISAID)官員報告稱,截至6月11日,Nimbus已在美國13個州被發現,包括 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新澤西州和夏威夷州。
世衛組織表示,壹些西太平洋國家報告稱,新冠肺炎病例和住院人數有所增加,但目前尚無跡象表明,新變種病毒引起的疾病比其他變種病毒更為嚴重。
世衛組織已將“Nimbus”病毒列為“受監測變異株”,並認為其在全球范圍內的公共衛生風險較低。預計現有疫苗仍將有效。
“Nimbus”這個名字是由加拿大進化生物學家 T Ryan Gregory 創造的,他也是許多流行變體名稱背後的策劃者。
研究人員發現,最新的Omicron 分支毒株在實驗室測試中表現出最強的附著受體的能力,而受體是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門戶。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的病毒學家 Lara Herrero 博士表示,“這表明它可能比早期毒株更有效地感染細胞”。
針對該毒株的預印本研究還表明,疫苗和既往感染產生的抗體阻斷該毒株的效果約為目前在美國占主導地位的 LP.8.1.1 毒株的壹半。
加拿大呼吸道病毒監測報告顯示第23周(截至2025年6月7日)監測的呼吸道病毒中,新冠陽性檢測率穩定,保持在2.8%左右,檢測出了573 例。該報告跟蹤呼吸道病毒每周的流行情況以及每周的變化趨勢。
該檢測率高於流感1.3%的陽性檢測率以及RSV 0.3%的檢測率,這意味著盡管新冠感染率目前並不高,但卻是目前呼吸道疾病中主要發病的因素之壹。- 溫哥華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