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9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台灣宜蘭的仁澤地熱發電廠。
中國的軍事刊物《艦船知識》最近發文直指台灣的其中壹個軟肋。這個中國壹直聲稱是其領土並威脅要實現統壹的自治島嶼對能源進口的依賴度超過96%。
其中石油、煤炭和液化天然氣主要通過海運抵達,且大部分石油來自中東。該雜志稱,中國可通過封鎖這些運輸船只實現“不戰而勝”。
中國近期的環台軍演模擬了此類封鎖行動。這些舉措不僅會重創台灣,還可能令全球經濟陷入停滯,因為全球先進計算機芯片的主要產能集中在台灣。
核能和核廢料專家托馬斯·艾薩克斯表示,所有國家都需要多種能源組合,以確保燃料供應的安全。“但對台灣來說,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要高出壹個數量級,”他說。
包括耗電量巨大的芯片工廠在內,台灣的制造業消耗了全島逾叁分之壹的能源供應。隨著台積電等芯片制造商在台灣建造更多工廠以滿足人工智能芯片飆升的需求,確保電力自主對台灣而言愈發重要。
台灣中油把原本用於石油開采的鑽機進行改造,用來打地熱井,深度超過3000米。
為蘋果和英偉達代工的台積電目前在台灣運營17座工廠,並計劃今年再建六座。英偉達、谷歌和亞馬遜也已宣布在台投資。當局預計,未來伍年內為滿足人工智能產業的爆發性需求,全島電力需求將增長13%。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在3月的壹次商業高管聚會上表示:“裝滿人工智能服務器的數據中心、日益精密的半導體、最先進的晶圓廠——所有這些先進的工業突破都需要前所未有的能源消耗量。”
隨著台灣能源需求的增長,其增加清潔能源供應的努力變得更加重要——也更難實現。2016年,台灣當局誓言到今年將有20%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但到了去年,官員們承認無法實現這壹目標,並將目標下調至約15%。
政府背景的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的呂采穎表示,立法者之間的分歧和土地征用困難減緩了能源轉型的速度。
仁澤發電廠是台灣肆座運行中的地熱能發電設施之壹。
壹位經理說,很難找到既具備所需專業技術,又願意在泥濘多雨的戶外鑽探現場工作的工程師。
台灣電力公司在台灣西海岸建造了巨型風力渦輪機,並安裝了發電量為14兆瓦的太陽能板。
在東海岸山區——台灣地震最活躍的地區之壹——國有石油公司台灣中油把原本用於石油開采的鑽機進行改造,用來打地熱井,深度超過3000米。
利用地球內部的熱量發電的地熱能是壹個新興領域。台灣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開發的技術最後可推廣至全球其他地區。該產業目前僅占台灣能源供應的不到1%,但政府表示,未來叁拾年內將提升至15%。
這個新興地熱產業面臨的壹個障礙是人員配置。中油地熱能項目的經理陳炳誠表示,公司所需的專業技術工程師大多不願在泥濘多雨的戶外鑽探現場工作。他說,大多數人工作不滿壹年就會離職。
在宜蘭的仁澤地熱發電廠——台灣肆座運行中的地熱設施之壹——發電機嗡嗡作響,空氣中彌漫著強烈的硫磺味。台灣電力公司再生能源處主任徐文科表示,他的團隊壹直在“竭盡所能”使地熱成為台灣可靠的能源來源。
眼鏡上蒙著壹層水霧的徐文科說,在開始鑽探之前,科學家們也無法確定某個地點能產出多少電力。
他說:“地下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台灣的能源能力上個月再次受到打擊,當時該島關閉了最後壹座仍在運行的核電站——馬鞍山2號核反應堆。這裡曾是台灣少數實現自主發電的設施之壹。
台灣中油地熱能項目經理陳炳誠。
來自地下的熱能同時也在為山中壹座受歡迎的溫泉浴場供能。
核能曾滿足台灣50%以上的能源需求,但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難後持續多年的反對聲浪,以及公眾對核廢料處置場所的抗議,導致該產業逐步關停。
目前,台灣重啟核電的勢頭正在增強,公眾和政治層面接受核能的意願也正在緩慢轉變。
楊家法是清潔能源倡導組織氣候先鋒者聯盟的創始人,他同時也在台灣電力公司任職。去年夏天,他與拾多名活動人士前往台灣南部抗議馬鞍山核電廠的關停計劃。“核電才是真正的清潔能源,”楊家法說。
在馬鞍山核電廠關停前數日,立法機構通過了壹項可能令該反應堆重啟的法案。該法案需經總統簽署方能生效,屆時台灣核設施運行年限將從40年延長至60年。雖然台灣已關停的核電廠閒置過久難以重啟,但這項立法為馬鞍山核電廠的重啟鋪平了道路。
台灣電力公司再生能源處主任徐文科。
台灣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通過台灣地熱井項目開發出的技術最終可以推廣至全球其他地區。
台灣總統賴清德在5月向執政的民進黨成員保證,即使沒有核電,台灣也不會面臨缺電風險。
但近年來,台灣在熱浪和幹旱期間屢遭停電困擾,導致數百萬人無電可用。外界擔憂政府在風能、太陽能和地熱能方面的現有投資將無法滿足台灣工廠日益增長的需求。
“如果我們繼續以目前的速度發展能源,很可能遠遠無法滿足電力需求,”支持重啟核電的在野黨國民黨立法委員葛如鈞表示,“我們沒有樂觀的條件。”
台灣政府於上世紀70年代在蘭嶼島修建了壹處設施,用於存放本島核電站產生的數千桶低水平放射性廢料。
多年來,台灣16個得到政府正式確認的原住民族群之壹達悟族壹直在吁求政府將核廢料場遷出,但至今未能如願。-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