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9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政府背景的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的呂采穎表示,立法者之間的分歧和土地征用困難減緩了能源轉型的速度。
仁澤發電廠是台灣肆座運行中的地熱能發電設施之壹。
壹位經理說,很難找到既具備所需專業技術,又願意在泥濘多雨的戶外鑽探現場工作的工程師。
台灣電力公司在台灣西海岸建造了巨型風力渦輪機,並安裝了發電量為14兆瓦的太陽能板。
在東海岸山區——台灣地震最活躍的地區之壹——國有石油公司台灣中油把原本用於石油開采的鑽機進行改造,用來打地熱井,深度超過3000米。
利用地球內部的熱量發電的地熱能是壹個新興領域。台灣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開發的技術最後可推廣至全球其他地區。該產業目前僅占台灣能源供應的不到1%,但政府表示,未來叁拾年內將提升至15%。
這個新興地熱產業面臨的壹個障礙是人員配置。中油地熱能項目的經理陳炳誠表示,公司所需的專業技術工程師大多不願在泥濘多雨的戶外鑽探現場工作。他說,大多數人工作不滿壹年就會離職。
在宜蘭的仁澤地熱發電廠——台灣肆座運行中的地熱設施之壹——發電機嗡嗡作響,空氣中彌漫著強烈的硫磺味。台灣電力公司再生能源處主任徐文科表示,他的團隊壹直在“竭盡所能”使地熱成為台灣可靠的能源來源。
眼鏡上蒙著壹層水霧的徐文科說,在開始鑽探之前,科學家們也無法確定某個地點能產出多少電力。
他說:“地下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