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9 | 來源: 領優國際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老爸!你當年出國,是不是為了拿個洋文憑回來找個好工作啊?” Leo搖著小腦袋問張鵬。
張鵬想了想說:“嗯……不算錯。但你要知道,那時候流行的是‘鍍金’。可你這壹代,不能只想著金光閃閃了,留學得學點真本事回來。”
以上是85後的爸爸張鵬和兒子Leo的壹段對話,Leo現在正在上海的壹所國際學校讀伍年級,最近身邊的同學都開始討論:哪所學校排名又變高了?讀哪個專業回國工資高?入職哪家公司好拿美國綠卡?
這些話題Leo搭不上,感到很著急。兒子對文憑的困惑,也讓張鵬陷入了思考。 他深感留學熱潮已經湧動了30年,純“鍍“金已經完全滿足不了對於自己人生有明確目標的孩子們,也不能滿足真想讓孩子通過留學學到真本事的家長們。
名校不香了
能力才是硬通貨
2007年本科畢業前夕,張鵬決定出國留學。從上海大學管理專業畢業的張鵬認為,自己的專業太”萬金油”了,無論是 去國企還是去外企,不是幹行政就是去人力資源“打雜”。
幹行政工作,你不如學中文能寫會說,能哄老板開心。幹人力資源,又不如專業學HR的那麼懂人心,面試、企業內訓壹把抓。另外,上海大學的名氣在名校扎堆的上海人才市場壹點都不起眼,他必須把大學換成世界排名前列的,才能讓自己變得顯眼。
張鵬拿著父母東拼西湊出來的20多萬元學費去了澳大利亞,在拿到悉尼大學管理學碩士文憑後,張鵬很順利的進入了上海壹家外企擔任HR。張鵬說:“拾伍年前的中國海歸等於高薪和機會多,是社會共識。回國後,憑著海外留學背景,我確實進了壹家不錯的外企,工作起點高了不少。朋友們都說我這個金鍍得值得!”
“那你在國外學到啥?你的英語也就這樣呀?”Leo的發問讓張鵬有些尷尬。
Leo提到的關於他英語的問題,也正是他的軟肋。在孩子眼裡,留學生的英語必然是非常好的,但是不擅長英語的張鵬學英語都是為了應付考試。他出國留學就是為了能夠拿到文憑,英語只要應付到考試及格就行。當時對於所學專業的前途和未來,他也搞不太清楚,他就知道留學生的薪水就是比國內大學的畢業生高。
從留學回來之後拾幾年的工作經驗和接觸的留學生職場發展情況來看。張鵬深感,文憑其實是短期效應,而能力才是真正的硬通貨。
張鵬說,第壹年做HR的時候,老板給他提出的招人要求是必須招QS排名前伍拾大學的畢業生,沒有符合文憑要求的簡歷直接就被刷掉。經過張鵬的手招來了完全符合老板要求的留學生。但後來在用人過程中,老板發現這些留學生壹點都不好用,還有些擔任管理崗位的留學生注水嚴重,連普通的崗位都勝任不了。那個時候,老板沒事就拉著張鵬吐槽,為什麼名校出來的學生這麼不好用。
現在,已經是HR總監的張鵬手上有壹份非常詳細的淘汰注水大學的名單。他也在外包公司的協助下,淘汰了打著名校幌子的野雞大學畢業生簡歷。他說:“吃了虧才知道調整,這些年公司招人看能力絕對是排第壹位的。公司背景調查也做的非常仔細,曾經做過的項目、在校時的真實成績都是招聘中關鍵的考核指標。”
家長心態變了,虛榮褪下了
“老爸,你為什麼讓我讀國際學校?不讀國際學校就不能去留學了嗎?“Leo總是聽同學們背後吐槽國際學校收費高,老師混,課程水。讀國際學校花這麼多錢,還值得嗎?是不是會很虛榮?
張鵬告訴Leo:“送你去國際學校是希望你能夠和國外的教育接軌,在去讀國外本科的時候能夠習慣國外大學的規則。特別是英語的學習,公立學校給你們學習英語的時間是不夠的。”
為什麼要送Leo去留學?張鵬壹直在思考。在很多人眼中,留學的價值壹直在下行。據教育部數據統計,截止到2024年,中國大陸留學人員累計超過800萬人,而歸國人員也創下歷史新高,大批海歸湧入就業市場。尤其是壹些野雞大學、邊緣專業,曾經在留學熱潮中風光壹時,如今卻被頻頻爆出學歷注水等負面消息。
“爸,那是不是說現在留學不劃算了?”Leo眨著眼問張鵬。
“不,劃不劃算得看你怎麼學。我覺得現在的留學,不是靠文憑炫耀的捷徑,而是壹場知識和能力的深耕”,張鵬說。
在張鵬眼裡,就業市場幾乎是壹年壹個樣。張鵬這拾年來都在參與上海大學生的就業趨勢研究,他認為到今天為止,留學圈已經完全把“金”給褪完了,現在剩下的就是教育本來真實的樣子。
首先褪去的是家長對於名校的膜拜。在新東方教育做留學咨詢的陳老師說:“拾年前,所有的客戶都是這麼跟我說的,我的孩子必須上QS排名靠前的學校或者G5名校,不管是什麼專業,只要畢業證上有名校的名字就行,哪怕是讀考古學都行。即使是那些在清華大學拿到博士學位的家長也沒有對海外名校祛魅。而拾年後的今天,我面對的家長開始變了,有個家長找到我,拿著壹本厚厚的對海外專業的研究,包括什麼瑞士酒店管理專業在實習領域的先進性、荷蘭的可持續農業未來發展力、美國大學文科專業AI應用的教育邏輯。哎呀呀呀!看著家長們的進步,我感覺孩子們更有希望了。”
張鵬認為現在中國的留學已經算完成了壹場淘汰戰,就像退潮之後,才能看到留在沙灘上的貝殼。從上千萬人留學到壹批海歸回國發展,信息差基本上都被打破了。家長們也被現實的殘酷打敗了。他們明白了名校的光環是壹時的,孩子的真才實學才是終生的。
大學重構了,實用主義第壹
“你知道MIT(麻省理工)有壹門課程是讓學生做壹輛能自動駕駛的模型車嗎?”張鵬壹邊給Leo看視頻,壹邊說:“這才是我羨慕你們這壹代人的地方。”
的確,在全球高等教育體系中,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重構正在加速發生。尤其是歐美高校,在過去拾年中不斷調整課程設置,力圖縮小大學課堂知識與現實職場之間的落差。
張鵬這幾年壹直都親自去英國做校招,他發現牛津劍橋這樣的名校都在進行大范圍的專業和教學方式調整。大學除砍掉就業價值已經很低的專業外,從大學壹年級開始就有專門的老師給學生出學習和就業規劃。
壹個牛津大學哲學和金融雙學位的畢業生告訴張鵬,他剛進入牛津的時候覺得自己的哲學專業是冷門的,非常擔心自己的就業前途。但是從大壹開始他發現他們的課程早就不是單壹化的了,他可以選擇很多其他專業課程,導師也給他推薦了實踐和學術都能兼容的課程。如果走學術就偏重投資心理學研究,如果偏市場可以從事金融客戶管理。拿著雙學位從學校畢業的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可選擇面也會更廣。
張鵬認為,這種選課和學習方式比他留學時多了不少,充分說明大學真的在進步。
去年,張鵬公司校招的“觸手”伸向了加拿大的滑鐵盧大學,據說這所大學的學生畢業就是工作熟手,都不用進行培訓就可以上崗。
張鵬說:”我去滑鐵盧參觀過,我都有讓兒子今後讀這所大學的打算了。在世界大學排名中,滑鐵盧大學壹點都不起眼,QS排在壹百多名而已。學校又遠離大城市,在壹個叫滑鐵盧的小城市裡。但是這所學校的計算機和工科極強,畢業生的就業率幾乎是百分之壹百。我所在公司創新技術開發項目部的經理就是伍年前從滑鐵盧大學畢業的。伍年前是我招聘的他,當時因為他的學歷不夠閃亮,我還猶豫過。但是他的簡歷中co-op(合作教育實習)的經歷,讓我們老板覺得眼前壹亮。加上他這幾年在公司幹得不錯,滑鐵盧大學的畢業生壹下就成了我們公司的香餑餑。而這些都要歸功於滑鐵盧大學推行的實習制度極大提升了本校人才的競爭力。”
通過自己的經歷,張鵬認為變化背後有壹個共同的核心邏輯,就是教育要實用,要學以致用,而不只是學得好看。
最近,張鵬給Leo報了壹個線上編程課,還支持他去參加壹個青少年AI項目比賽。上了壹個月後,Leo覺得自己玩得非常開心,至少學會了使用了AI。張鵬說,目前兒子對課程的反應表明這是他想要的。這和卷沒有關系,更不是為了去申請名校弄壹些獎項。在未來很長壹段時間內,AI的使用將有很多的可能性。他希望兒子無論未來學習任何專業,都要學會和AI相伴,學會讓AI為我所用。
光砸錢是不夠的,還要共謀
“爸,你以後會陪我壹起做留學申請計劃嗎?”Leo問。
“當然會,而且我不只是贊助商,還是合伙人。”張鵬的回答,道出了越來越多新壹代家長的心聲:留學規劃是壹個家庭的共同事業,不是孩子壹個人的戰斗,更不是父母的獨角戲。
現代留學的拼圖遠比以往更復雜。選校選專業、語言准備、背景提升、文書寫作、面試技巧、心態調整……每壹個環節都需要細致打磨。孩子獨自扛起這座大山,太沉重;家長壹味包辦,也不現實。
通過兒子從幼兒園就開始規劃留學,張鵬深切感受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這個職業,特別是留學生父母,早就不是砸錢送出去,回來就有回報的狀態了。面對高風險留學,父母該怎麼辦?保證自己投入能夠有好的收益,那麼就得多學習、多研究,而不是當個甩手掌櫃。
在參加了兒子小升初的家長會之後,張鵬開始和好幾個家長進行深度交流。他說,大家都開始有共識,在全球化加速、教育資源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留學市場的門檻在降低,競爭卻在加劇,僅僅砸錢送孩子出去已經遠遠不夠。
留學不再單純是名校的敲門磚,而是壹個復雜而系統的成長工程。在新的留學語境中,家長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不只是經濟上的支持者,更是認知、心理和策略上的合作者。
張鵬說,這種參與到孩子留學中的熱情,是他的父母沒有過的。首先是認知上的支持,過去的父母幾乎很少有出國經歷的,對於國外教育更是兩眼壹抹黑。今天乃至未來的留學生父母,不少人早就陪著孩子壹起去看過世界,哪怕只是冰山壹角,至少也走出去過。而在提供專業選擇建議上,能夠結合過去的經驗、孩子的興趣和未來的就業綜合考慮的家長也是越來越多了。
第贰,就是心理上的支持。這壹點在申請季時表現得最為明顯。張鵬公司的高層領導幾乎都是留學生家長。他們壹邊要面對職場的高壓,壹邊又要面對孩子留學申請的壓力。壹個項目合作的副總告訴張鵬,這種留學申請的競爭壓力是正向的。在這個時刻,家長就是該撐著,這是把孩子培養成精英的關鍵。如果說家長的心態都崩了,大概率孩子的前途也就跟著迷茫了。
最後壹點就是策略上的支持。從小升初到本碩申請,沒有壹步是不需要謀劃的。張鵬說,家長對孩子最了解:他們的興趣、優勢、性格以及潛力。如何選擇適合的專業?如何規劃背景提升路徑?如何安排申請時間表?在這屆家長心裡都特別清晰,而且也已經做好了准備。-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