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9 | 来源: 领优国际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现在,已经是HR总监的张鹏手上有一份非常详细的淘汰注水大学的名单。他也在外包公司的协助下,淘汰了打着名校幌子的野鸡大学毕业生简历。他说:“吃了亏才知道调整,这些年公司招人看能力绝对是排第一位的。公司背景调查也做的非常仔细,曾经做过的项目、在校时的真实成绩都是招聘中关键的考核指标。”
家长心态变了,虚荣褪下了
“老爸,你为什么让我读国际学校?不读国际学校就不能去留学了吗?“Leo总是听同学们背后吐槽国际学校收费高,老师混,课程水。读国际学校花这么多钱,还值得吗?是不是会很虚荣?
张鹏告诉Leo:“送你去国际学校是希望你能够和国外的教育接轨,在去读国外本科的时候能够习惯国外大学的规则。特别是英语的学习,公立学校给你们学习英语的时间是不够的。”
为什么要送Leo去留学?张鹏一直在思考。在很多人眼中,留学的价值一直在下行。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截止到2024年,中国大陆留学人员累计超过800万人,而归国人员也创下历史新高,大批海归涌入就业市场。尤其是一些野鸡大学、边缘专业,曾经在留学热潮中风光一时,如今却被频频爆出学历注水等负面消息。
“爸,那是不是说现在留学不划算了?”Leo眨着眼问张鹏。
“不,划不划算得看你怎么学。我觉得现在的留学,不是靠文凭炫耀的捷径,而是一场知识和能力的深耕”,张鹏说。
在张鹏眼里,就业市场几乎是一年一个样。张鹏这十年来都在参与上海大学生的就业趋势研究,他认为到今天为止,留学圈已经完全把“金”给褪完了,现在剩下的就是教育本来真实的样子。
首先褪去的是家长对于名校的膜拜。在新东方教育做留学咨询的陈老师说:“十年前,所有的客户都是这么跟我说的,我的孩子必须上QS排名靠前的学校或者G5名校,不管是什么专业,只要毕业证上有名校的名字就行,哪怕是读考古学都行。即使是那些在清华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的家长也没有对海外名校祛魅。而十年后的今天,我面对的家长开始变了,有个家长找到我,拿着一本厚厚的对海外专业的研究,包括什么瑞士酒店管理专业在实习领域的先进性、荷兰的可持续农业未来发展力、美国大学文科专业AI应用的教育逻辑。哎呀呀呀!看着家长们的进步,我感觉孩子们更有希望了。”
张鹏认为现在中国的留学已经算完成了一场淘汰战,就像退潮之后,才能看到留在沙滩上的贝壳。从上千万人留学到一批海归回国发展,信息差基本上都被打破了。家长们也被现实的残酷打败了。他们明白了名校的光环是一时的,孩子的真才实学才是终生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