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9 | 來源: 領優國際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大學重構了,實用主義第壹
“你知道MIT(麻省理工)有壹門課程是讓學生做壹輛能自動駕駛的模型車嗎?”張鵬壹邊給Leo看視頻,壹邊說:“這才是我羨慕你們這壹代人的地方。”
的確,在全球高等教育體系中,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重構正在加速發生。尤其是歐美高校,在過去拾年中不斷調整課程設置,力圖縮小大學課堂知識與現實職場之間的落差。
張鵬這幾年壹直都親自去英國做校招,他發現牛津劍橋這樣的名校都在進行大范圍的專業和教學方式調整。大學除砍掉就業價值已經很低的專業外,從大學壹年級開始就有專門的老師給學生出學習和就業規劃。
壹個牛津大學哲學和金融雙學位的畢業生告訴張鵬,他剛進入牛津的時候覺得自己的哲學專業是冷門的,非常擔心自己的就業前途。但是從大壹開始他發現他們的課程早就不是單壹化的了,他可以選擇很多其他專業課程,導師也給他推薦了實踐和學術都能兼容的課程。如果走學術就偏重投資心理學研究,如果偏市場可以從事金融客戶管理。拿著雙學位從學校畢業的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可選擇面也會更廣。
張鵬認為,這種選課和學習方式比他留學時多了不少,充分說明大學真的在進步。
去年,張鵬公司校招的“觸手”伸向了加拿大的滑鐵盧大學,據說這所大學的學生畢業就是工作熟手,都不用進行培訓就可以上崗。
張鵬說:”我去滑鐵盧參觀過,我都有讓兒子今後讀這所大學的打算了。在世界大學排名中,滑鐵盧大學壹點都不起眼,QS排在壹百多名而已。學校又遠離大城市,在壹個叫滑鐵盧的小城市裡。但是這所學校的計算機和工科極強,畢業生的就業率幾乎是百分之壹百。我所在公司創新技術開發項目部的經理就是伍年前從滑鐵盧大學畢業的。伍年前是我招聘的他,當時因為他的學歷不夠閃亮,我還猶豫過。但是他的簡歷中co-op(合作教育實習)的經歷,讓我們老板覺得眼前壹亮。加上他這幾年在公司幹得不錯,滑鐵盧大學的畢業生壹下就成了我們公司的香餑餑。而這些都要歸功於滑鐵盧大學推行的實習制度極大提升了本校人才的競爭力。”
通過自己的經歷,張鵬認為變化背後有壹個共同的核心邏輯,就是教育要實用,要學以致用,而不只是學得好看。
最近,張鵬給Leo報了壹個線上編程課,還支持他去參加壹個青少年AI項目比賽。上了壹個月後,Leo覺得自己玩得非常開心,至少學會了使用了AI。張鵬說,目前兒子對課程的反應表明這是他想要的。這和卷沒有關系,更不是為了去申請名校弄壹些獎項。在未來很長壹段時間內,AI的使用將有很多的可能性。他希望兒子無論未來學習任何專業,都要學會和AI相伴,學會讓AI為我所用。-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