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19 | 來源: 搜狐城市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深夜八卦 | 字體: 小 中 大
6月16日,湖南壹家花炮廠發生爆炸,再次將煙花爆竹這壹古老行業推上風口浪尖。炸響的不只是火藥,更是對安全的憂慮與對監管的拷問。
湘贛邊區域是全國花炮產業主陣地,其中以瀏陽為翹楚——這片與煙火共生千年的土地,正在應對產業危機。
在禁燃限放、環保高壓、事故頻發等多重挑戰下,瀏陽如何突圍?
祖宗賞飯,靠山吃山
“瀏陽花炮響天下,天下花炮數瀏陽。”瀏陽與花炮的淵源,最早可追溯至1400年前。據傳,唐貞觀年間,瀏陽南鄉大瑤山的李畋為驅趕山魈,發明火藥爆竹,因“驅邪有功”被封為“爆竹祖師”。
湖南瀏陽,大瑤鎮上的“花炮祖師”李畋像
地處湘贛交界、山嶺環抱的瀏陽,林木繁茂,出產土硝、硫磺、杉木、楠竹等原料,資源得天獨厚。再加上世代相傳的手工技藝,花炮便成了“祖宗賞飯、靠山吃山”的本地營生。清代《瀏陽縣志》記載“拾家九爆”,甚至流傳“無花炮,不成村”的民諺。
明清時期,瀏陽花炮已遠銷港澳與南洋;民國時“金市爆莊”甚至發行銀票,初現金融屬性。此後雖歷經戰亂衰退,但花炮產業始終未曾熄火。
進入上世紀八拾年代,花炮成為瀏陽的經濟命脈。彼時,全市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做煙花,花炮不僅點燃節慶,更點亮了千家萬戶的飯碗。有人感歎:“在瀏陽,沒有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因為有煙花。”
湖南長沙,從摩納哥載譽歸來的瀏陽花炮團隊受到歡迎/長沙晚報
彼時,瀏陽煙花不僅在國內響當當,在國外也曾揚名。1984年,摩納哥世界焰火大賽,代表中國參賽的廣東壹家煙花廠,排名墊底。隨後,輕工業部給瀏陽下達任務,要求其“1986年參賽,拿到好的名次。”
1986年8月,蒙特卡羅海灣,在古典音樂聲中,禮花彈打出24盞中國宮燈,從高空中徐徐降落……憑借這套共45種樣式、1280發的作品,中國勇奪第壹。
同為產業重鎮,晉江制鞋出過眾多品牌,而瀏陽煙花企業則共享壹個品牌——“瀏陽煙花”。1995年,瀏陽被授予“中國煙花之鄉”稱號。
從驅鬼辟邪工具到節慶娛樂產品,瀏陽花炮演繹了千年文化轉型,亦成了幾代瀏陽人的衣食根基。
兩度禁燃,煙花趨冷
隨著城鎮化推進和人口密度上升,煙花爆竹的安全隱患和污染問題日益凸顯。上世紀90年代至今,兩輪“禁燃風暴”讓瀏陽煙花產業遭受重創。
1992年,廣州率先出台“禁放令”,隨後各大城市緊隨其後逐步實施。2005年前後,基於對花炮文化的重新認識與平衡,國內城市陸續調整政策,多地將“禁止”改為“限制”。這拾來年,煙花爆竹行業遭遇困境,但還未“傷筋動骨”。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焰火“大腳印”
接下來幾年,隨著北京奧運會、裡約奧運會、上海世博會、60周年國慶等眾多大型活動慶典舉行,瀏陽產煙花大放異彩,奉獻了壹場又壹場的焰火盛宴。然而,火樹銀花絢爛之下,潛藏著更大的危機。
2022年1月23日,江蘇連雲港,禁燃煙花爆竹宣講
2013年起,環保政策重壓再臨,煙花爆竹被貼上“污染源”“高危品”的雙重標簽。截至2016年,全國444座城市全面禁放,764座城市限制燃放。到2022年,絕大多數主城區實現禁燃,多個省市徹底退出煙花生產。
瀏陽亦未能幸免。往昔“拾家九爆”之地,大批作坊關閉、從業者轉行,產業壹度陷入沉寂。彼時有媒體報道,“飛鷹煙花”年產值從1.5億元驟降至2013年的不到3000萬元;“東信煙花”年銷售縮水達叁千萬。
2012年至2022年拾年間,瀏陽煙花總產值僅從277.5億元微升至301.5億元,復合年均增速不到1%。
但瀏陽沒有等死。其壹是配合“禁燃向限放”過渡,其贰是主動推動企業自律、淘汰落後產能,並設立“退出補償基金”鼓勵自願關廠。全市花炮企業從千余家銳減至400多家,完成壹輪艱難瘦身。
煙火文旅,換道突圍
2023年起,豫、粵、魯、遼等地相繼松綁禁燃政策,允許特定區域與時段燃放煙花。盡管民用消費空間仍小,但在文旅賽道上,瀏陽花炮迎來爆發點。
2025年5月3日,湖南瀏陽,主題煙花表演秀
以“花火大會”為載體,瀏陽將煙花與夜游、音樂、情感敘事結合,打造“周周有焰火、月月有新意”的城市名片。“柒彩祥雲”“流星許願”等新式煙花刷爆網絡,兩年演出近百場,吸引超500萬人次游客,帶動消費逾150億元。
不再只是節慶煙花,新型表演注重敘事與情緒共鳴。如“天空之門”,設計師追憶母親有感而發——無人機化作圓門,煙花如淚灑落,寄托穿越生死的思念。
2025年5月3日,湖南瀏陽,煙花秀在上演
文旅模式延伸產業鏈、激活消費生態。圍繞花火大會,瀏陽構建起煙花民宿、觀景山頭、夜市經濟等多元場景。“1元門票”背後,是餐飲、住宿、零售等多業態的共振循環。中洲、東信等龍頭企業更借焰火演出攬下全國訂單。
瀏陽把煙花做成了城市風格:垃圾桶、路燈、地標、樂園,皆有煙花元素。2023至2024年,瀏陽花炮年產值連續突破500億元,占據全國市場60%、出口70%的份額。沉寂多年,終於重返巔峰。
焰火易放,人才難尋
瀏陽花炮暫脫困境,但要持續長紅仍道阻且長。
花火大會看似簡單,實則全鏈條運作:創意策劃、設計編排、安全布設、點火執行……環環緊扣,而最稀缺的,恰恰是人。業內估計,全國真正懂煙火設計與操作的師傅,不足百人。
2022年12月18日,卡塔爾,世界杯決賽頒獎儀式煙花綻放
由於此前行業低谷期長,不少高端人才已流失,年輕人不再投身。業內人士透露,卡塔爾世界杯所用煙花雖產自瀏陽,但執行團隊卻是歐洲團隊——意大利、西班牙、日本(专题)等國在專業燃放領域已走在前列。
此外,瀏陽仍需在基礎研究、安全標准、知識產權、品牌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煙花的美,轉瞬即逝;產業的精進,卻是壹場永不停歇的持久戰。
如業內言:“煙花不是朝陽產業,也不是夕陽產業,而是壹個值得守住的恒久事業。”-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