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0 | 來源: 自由時報 | 有8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北京 | 字體: 小 中 大
外媒指出,以色列對伊朗的攻擊有可能切斷中國與關鍵石油貿易伙伴-伊朗的聯系,並挫敗北京在中東地區發揮更大影響力的野心。
《金融時報》報道,多年來,中國利用與伊朗的關系擴大在中東的影響力,也是德黑蘭最重要的經濟命脈,中國購買伊朗絕大多數的石油,並向該國提供電子產品、汽車、機械和核電設備。去年,伊朗石油占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15%。
對於以伊沖突,中國領導人習近平17日出訪哈薩克期間,表示對當前緊張局勢“深感擔憂”,呼吁各方盡快使沖突降溫,避免事態進壹步升級。以阿巴·埃班外交與國際關系研究所中國和中東問題專家阿夫特曼(Gedaliah Afterman)直言,中國當然對以伊沖突感到擔憂。
阿夫特曼說,如果局勢繼續升級,中國將損失慘重,不僅危及能源安全,還折損伊朗這張戰略牌(strategic card)。
報道指出,以伊戰爭有可能蔓延至更廣泛的區域沖突,伊朗恐封鎖荷姆茲海峽。每年有數千億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氣從附近的海灣國家通過水道運往中國,其中包括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是中國在俄羅斯以外最大的原油供應國。
盡管中國並未正式公布其戰略石油儲量,但牛津能源研究所中國研究主管邁丹(Michal Meidan)估計,如果流入中國的石油受到限制,所有類型的儲備量大約可以維持90至100天。
分析人士表示,以伊沖突或許可能讓中國在短期內受益,因為華盛頓的注意力更集中在中東,而不是與北京的緊張關系。若長遠觀察,伊朗實力被削弱,可能會損害中國在該地區的外交影響力,並破壞中國將自己塑造為全球沖突調解人的願望。
以色列對伊朗的攻擊可能切斷中伊的聯系,並破壞北京在中東發揮更大影響力的野心。(路透)-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