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0 | 來源: 聯合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烏克蘭危機 | 字體: 小 中 大
烏克蘭人口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以來,已減少超過1,100萬人,為緩解戰爭加劇的人口危機,烏克蘭2025年6月18日通過新法律,將承認雙重或多重國籍。未來將簡化烏克蘭人在海外的配偶及子女申請國籍的程序,在烏克蘭前線作戰的外國人,也將更容易獲得烏克蘭公民身份。烏克蘭政府表示,期望這部新法律能吸引國民回國、緩解因戰爭大量外移的人口,也將與數千萬名海外公民重建關系。
烏克蘭過去不承認雙重國籍,在海外擁有他國護照的烏克蘭人必須放棄他國國籍。6月18日烏克蘭議會(Verkhovna Rada)以243票同意、19票反對通過該法案贰讀,允許個人擁有多重國籍。烏克蘭人可以無需放棄烏克蘭國籍,同時擁有他國護照,外國人也無需放棄原國籍即可獲得烏克蘭護照。
烏克蘭副總理、民族團結部長切爾尼紹夫 (Oleksiy Chernyshov)指出,這是吸引烏克蘭人返回家園的重要舉措,不僅希望讓在2022年離開的烏克蘭人回家,還有那些在2014年俄羅斯首次入侵時不得不逃離的人,“這壹項決定是維護及恢復與全球數百萬烏克蘭人關系的重要壹步。”該法案的主要起草議員表示:“現在有數百萬名烏克蘭公民在戰爭後以難民身份於海外生活,許多人已經擁有他國公民身份,難以回到家鄉,我們希望他們能繼續作烏克蘭人。”
1990年代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時人口為5200萬人,接著歷經數次大規模人口外移。1991 年至 2004 年間,有250 萬人從烏克蘭移居國外,其中190 萬人移居到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2022年2月烏克蘭人口約為4,300萬人,2月24日俄羅斯入侵至今已銳減至3,200萬人,其中大量婦女及兒童已逃離至他國成為難民,或獲得他國身份於海外展開新生活。雖然具體戰損數字依然保密,但烏克蘭人口至少減少了1,100萬人,約是肆分之壹。
根據聯合國資料,戰爭爆發之前,烏克蘭就已經面臨嚴峻的人口挑戰。烏克蘭出生率已是歐洲最低的國家之壹,烏克蘭社會政策副部長馬爾恰克(Daryna Marchak)分析,每名婦女生育的子女數量必須達到2.1,國家人口才能在沒有移民的情況下保持穩定。 然而在俄羅斯全面入侵之前,烏克蘭總生育率就僅有1.16,如今數字已降至0.9創下歷史新低。
因此,戰爭造成大量傷亡、人口老化日益嚴重、出生率急劇下降,烏克蘭可說正逢壹場史無前例的人口危機。新法支持者議員維亞特羅維奇(Volodymyr Vyatrovych)表示,唯有淘汰過時的單壹國籍制才能緩解急遽下降的人口問題。
目前有超過2,500烏克蘭人居住於海外,包括近期戰爭後逃離的難民和過去長期定居海外的移民,其中約有140萬人生活於加拿大、110萬人在美國,750萬至1000萬人生活在歐盟國家。烏克蘭外交部表示,超過90%的海外烏克蘭人居住在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全球有超過130個國家允許多重國籍,其中包括大多數歐盟成員國。過去,這些海外僑民若要申請烏克蘭公民身份,需要在烏克蘭定居伍年以上、並放棄他國國籍,而根據新法,未來只需定居壹年即可提出申請。
此外,曾在烏克蘭軍隊服務、或在其他領域有傑出貢獻的外國人,也將比以往更容易取得烏克蘭國籍;烏克蘭人於海外的配偶及子女若想申請烏克蘭護照,程序也將大幅簡化。壹名受訪的海外烏克蘭人表示,
“我們的根在烏克蘭,我們熱愛我們的國家、竭盡所能地支持它。承認多重國籍的新法對烏克蘭人來說很重要,因為有上百萬名的烏克蘭人為了安全肆散在世界各地,我們原本即將或已經喪失了烏克蘭身份。”
烏克蘭過去禁止多重國籍,源自於民族主義政治人物對亞洲和非洲“移民入侵”的擔憂。《基輔郵報》報導,盡管目前開放多重國籍,但除了符合“為戰爭做出傑出貢獻”的外國人之外,其他移民仍需面對重重挑戰才能成為烏克蘭公民,包括進行烏克蘭語、歷史、憲法測驗,測驗地點也相當受限——不能線上進行,而是必須於哈爾科夫、基輔或利沃夫等肆個地點之壹進行——且單次測驗費用高達9000格裡夫納,對許多無國籍人士來說難以負荷。
聯合國難民署( UNHCR)的律師科瓦爾(Anastasia Koval)表示,目前烏克蘭收容了近25萬無國籍人士,然而負責核發難民、居留身份證明的國家移民局思想過於保守,許多無國籍人士在烏克蘭生育的子女沒有合法身份,也無法享受公民擁有的福利。
此外,新法適用對象也有所限制,並不適用於俄羅斯公民或不承認烏克蘭領土完整的國家公民。新制也未涵蓋“被俄羅斯占領地區”的居民——俄羅斯自從侵占盧甘斯克、頓內茨克、札波羅熱和赫爾松肆個地區,就吊銷了該地烏克蘭人的身份證明,並強迫他們改持有俄羅斯護照。而根據烏克蘭現有機制,需要證人、父母證詞等才能恢復這些人的烏克蘭公民身份,然而許多人的紀錄早已遺失。烏克蘭議員承認,雖然新法朝著正確方向邁出壹步,但仍有巨大的進步空間。-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