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6-20 | News by: 南风窗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年轻时的陈彼得
在这一背景下,凭借《玫瑰安娜》以歌手身份出道的陈彼得,因为在年少时深受披头士等欧美音乐启蒙,对于西洋音乐并非秉持顽强抵抗的姿态,而是另辟蹊径,在接收这股来自大洋彼岸的新潮风气的同时,摒弃掉台湾民谣里“歌曲基调太过绵软”的部分,吸收本土民歌的叙事性,开创性地将这些新潮元素融入宝岛本土的音乐的创作中,陈彼得创作了不少多元风格的作品。
《阿里巴巴》是陈彼得早年的代表作。这是一首迪斯科风格的舞曲,取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朗朗上口的歌词,配合充满异域风情的俏皮小调,一经发布就传遍了台湾的大街小巷和电台广播,成为当时的“顶流神曲”,一改当时以邓丽君甜美系歌手为代表的主流风格。
这首充满动感活力的舞曲,不仅开创了华语流行乐新的风格流派,还预示了当时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宝岛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繁荣向上的步调。
《玫瑰安娜》专辑封面
韵律感和节奏感是陈彼得的创作特色,他将音乐的节奏比作人的心跳般重要。对轻快节奏的强调,离不开当时处于经济上升期的社会心理,以及走上起飞之路的台湾唱片行业的发展需求。
在民歌运动的推动下,台湾流行音乐史来到了辉煌的纪元,唱片公司和造星行业迎来鼎盛时期,台湾歌手也走向了职业竞争的路线,凤飞飞与邓丽君,刘文正与高凌风,陈彼得与罗大佑,歌手之间较量,杰出的音乐人涌现。
陈彼得试过一个月做四张唱片、写四十首歌。而在此期间,他创下了包揽排行榜前三的业界纪录,成为唱片界成功的操盘手,还创作了仿照美国西部牛仔部落音乐风格的《记得》,以摇滚风格刻画青春爱情故事的《迟到》,风靡两岸三地。
他为刘文正、杨钰莹等人创作了《一条路》等代表作,使他们的演艺生涯踏上新的台阶。于是,台湾乐坛一度盛传陈彼得以“一曲捧红一人”的神话,其也因此与罗大佑齐名,被称为“台湾流行乐教父”。
02
回归
陈彼得在音乐艺术上兼容并包的气度,离不开他多元的成长背景。
1944年,抗战胜利前一年,陈彼得在成都出生,1946年,他跟随父母移居到台湾,与胞弟以及外婆遥隔山海。
来自天府盆地的乡土情结、台湾眷村的成长经历,还有七八十年代全球化的开放气息,赋予陈彼得活跃、开阔、包容的音乐品位。
在经历八十年代的事业高峰之后,陈彼得并未停下追逐音乐创新的步伐,只不过,这一次他从宝岛迁移到了幅员辽阔的祖国大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