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6-20 | News by: 南风窗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文学和乡土情怀,是陈彼得音乐创作的灵魂。他曾说过,“古今诗人皆入蜀,四川是天下文人的会客厅,苏轼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他应该是东道主。”在晚年,他也以“东道主”的身份与心境,回归故里,定居成都,将自己对乡土的深情,化作音符,流淌在每一首为古诗词谱写的曲子中。
03
不死
陈彼得到了晚年,依然坚挺在创作和舞台的一线,不改当年的先锋做派。
在众多的文学作品改编中,陈彼得近年对辛弃疾诗词的重新演绎,更贴近现代审美。
在2018年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中,陈彼得在演绎《青玉案·元夕》时曾表示:“辛弃疾所展现的英雄气概,正是当今流行歌词所缺乏的力量。”这种跨越时空的创作理念,赋予了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的新生。
陈彼得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
而在《丑奴儿》中,他大胆引入摇滚和电子音乐,融入这位八百年前豪放派词人的千古绝句之中,电吉他和架子鼓加强了词牌的韵律和节奏感,使之更铿锵有力。虽是旧词,但跨越古今的融合新唱,令人耳目一新,弥补了当下华语流行乐里阔别已久豪迈爽朗。
陈彼得最后一次公开演出,是在2024年12月31日的B站跨年晚会上。他以一曲《黑神话·悟空》的《不由己》,留下了他在舞台的绝唱。
《不由己》是《黑神话》火焰山篇的片尾曲。彼时已过九九八十一岁的陈彼得,声线似乎承载了岁月的太多尘埃而变得颤动,这种“不完美”反而使得这首谱写牛魔王不服天庭权威而遭受贬谪的一生的歌曲流露了更沧桑的故事感。人生在世,七情六欲,不过过眼云烟,轻我、贱我、恶我、骗我,皆是红尘间的是非恩怨,油枯灯灭之际,也是烟消云散之时。
陈彼得在2024年12月31日的B站跨年晚会上/图源:哔哩哔哩跨年晚会
去世的两个月前,4月12日,陈彼得还预告了新歌——为杜甫《客至》谱曲的创作,这是一首以诗词为底蕴,包裹着民谣风格的单曲。与早几年豪迈的嗓音对比,此时陈彼得的声线已有衰弱之迹。
离世之前,陈彼得还计划于今年8月生日时发布唱片,并为此奔走在创作间和录音室之中,然而,因为基础疾病等原因,还没来得及录完唱片就溘然长逝,留下了还未画上句号的乐章。
回看陈彼得的一生,浓缩了半部华语流行音乐史,是一首写满乡愁与热爱的长诗。作为来自宝岛的“乡愁”一代,他和费翔、罗大佑、邓丽君等人,用音符跨越“一湾浅浅的海峡”,从《归雁》的孤寂到《我和我的祖国》的泣诉,他的旋律始终流淌着“吾爱吾国”的赤诚。-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