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1 | 来源: 一半杯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根据1968年签署的《核不扩散条约》(NPT),有五个国家被正式承认为合法的核国家: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英国,这五国同时也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除此之外,还有四个没有加入该条约、却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印度(专题)和巴基斯坦在1998年进行核试验,朝鲜在2006年首次引爆核弹,而以色列——其核计划始于上世纪60年代并得到了法国的支持——被广泛认为至少拥有90枚核弹头,尽管该国在政策上一直对其核地位保持战略模糊。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鼓励盟国依赖其“核保护伞”,而非自行研制核武器。尽管特朗普执政时期的诸多行为引发担忧,但美国官员仍坚称,对盟友的安全承诺依然牢不可破。
“我们不会离开。”本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一场会议上,美国驻北约大使马修·惠特克(Matthew Whitaker)说道。“美国不可能独自在这个危险的世界中行动,我们需要盟友。但我们也需要那些有能力、有实力的盟友——如果发生战争,他们能够一同应战。”
然而在这个愈发冷酷的国际环境中,这些承诺听起来越来越苍白。各种冲突相互交织,局势持续升级。
“我们在二战后的80年间所熟悉的国际秩序,如今已经瓦解。那个秩序曾经带来了某种可预期的国际环境,也催生了各种类型的军控和不扩散条约。”捷克外长扬·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y)表示。“很明显,如今围绕核武器的话题已重新被摆上台面——这要归咎于普京,是他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他挑战边界的行为,使得其他国家也在问:现在我们该如何保卫自己的边界?”
6 月 17 日俄罗斯无人机和导弹袭击后基辅的残垣断壁。乌克兰上世纪 90 年代的核裁军使其在数十年后面对俄罗斯入侵时毫无招架之力。
如今看来,法国总统戴高乐在1960年代所作出的决策——发展完全独立的核能力,而不是依赖美国的安全承诺——堪称历史性的远见之举。
法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努(Sébastien Lecornu)指出,这一选择当年曾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
“我们始终坚信,国家的安全不能依赖他人。”他说。
不过勒科尔努也强调,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同样显示出:核武器并非万能解药。
“核威慑并不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即便俄罗斯是一个核国家,它仍未能在乌克兰的常规战争中取胜。三年过去了,曾经强大的俄军仍陷于停滞,至今未能彻底占领乌克兰的四个州。”他说。“这应该给我们的韩国和日本朋友带来启示,特别是在面对朝鲜时。”
乌克兰的选择
乌克兰的无力与朝鲜的免受惩罚,正在深刻改变各国对战略安全的基本认知。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获得独立。俄罗斯迅速将战术核武器从乌克兰领土撤出,但基辅仍然实质掌握着约1800枚战略核弹头——这是当时世界第三大核武库——以及战略轰炸机和洲际导弹。
乌克兰当时尚无独立发射核武的能力,但熟悉该计划的官员表示,乌克兰本身就是苏联重要的军事工业中心,拥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对弹头进行改装,从而实现完全掌控。
“美国希望消除这些核武器,这一点毫不令人惊讶,因为这些武器原本的设计、建造和部署目的,都是为了摧毁美国城市。”前驻乌克兰大使史蒂文·皮弗(Steven Pifer)表示。
面对经济崩溃和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乌克兰最终在1994年签署《布达佩斯备忘录》,同意将全部核武器转交俄罗斯。作为交换,美国、俄罗斯和英国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证”,承诺尊重其独立和现有边界。然而,这些承诺最终证明毫无约束力。-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