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1 | 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美博弈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官媒中國經濟周刊文章:阿裡、京東等互聯網大廠搶灘、美國參議院首次通過法案、多國多地金融機構加速入場,壹場國際金融暗戰悄然展開……
近日,香港特區落地《穩定幣條例》。分析認為,這意味著美元霸權的“壟斷高牆”,又被鑿開壹道縫。
以後,跨境電商就可以用和港幣掛鉤的穩定幣結算,手續費直降80%,這可比傳統用美元結算的SWIFT便宜多了。
更值得關注的是,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還公開表示,從法規角度看,不排除穩定幣掛鉤人民幣的可能性。
這樣壹來,SWIFT估計有些緊張。
SWIFT全名叫國際資金清算系統,目前全球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萬家機構靠它轉賬,SWIFT則憑借中轉結算雁過拔毛。而且,美國通過它對跨境支付進行壟斷,還經常把它當“金融戰”的籌碼。
比如,俄烏剛開起沖突那會,俄羅斯被踢出了SWIFT系統,結果,壹筆跨境貨款得繞3家銀行5天才能到賬;伊朗之前也是被掐斷過這個“金融臍帶”,在國際上買東西那叫壹個費勁。
香港資料圖 新華社發
而現在香港玩的這手穩定幣,直接把SWIFT甩到了壹邊,變身“跨境結算高鐵”——商家上午給內地發貨,下午錢就到賬,比當地銀行轉賬還快。
為啥這麼厲害?因為繞開了SWIFT直接點對點。
說了這麼多,穩定幣到底是什麼?
穩定幣是種加密貨幣,但和價格上躥下跳的比特幣、狗狗幣等不同,穩定幣會跟穩定資產掛鉤,比如美元、人民幣,或者黃金等實物資產,壹般是1:1對應,所以幣值穩定。
比如說,圓環公司發行的穩定幣USDC,就與美元按照1∶1比例掛鉤,你拿1美元能換1枚USDC,反過來也壹樣。最早的穩定幣是2014年Tether公司推出的泰達幣(USDT),同樣1USDT錨定1美元。到2025年5月底,穩定幣總市值已經飆升到約2500億美元,發展勢頭迅猛。
為啥現在穩定幣火了?
以前,您要是在A國買B國的東西,先得從銀行用本國貨幣兌換美元,銀行再通過SWIFT轉賬給B國銀行,B國的企業才能拿到錢。尤其是在欠發達地區,匯款過去可能得好幾天。
現在直接用穩定幣,不光繞過了SWIFT,1小時內到賬,還能省去兌換美元的費用。更關鍵的是,在沒有銀行的地方,穩定幣也可以交易,這就大大擴展了國際支付的方式和空間。
但美國為了在加密貨幣領域繼續延續美元霸權,藏了壹手——參議院通過的《指導與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其英文單詞首字母縮寫為GENIUS,因此其又稱《天才法案》)強制要求穩定幣發行商必須存1美元現金或93天內美債當儲備。
這不就是復制當年“石油美元”的成功路數嗎?上世紀70年代,美國靠綁定石油貿易建立起美元霸權,現在又想借綁定加密貨幣,打造“鏈上美元”體系。每發1美元穩定幣,要麼存1美元,要麼買價值1美元的國債,硬把全球支付需求變成消化美國36萬億美元國債的渠道。
美國這壹招,只不過是把石油換成了穩定幣,目的還是讓全世界給美元霸權埋單。
但美國公司可以發行穩定幣,中國公司為啥不可以?他們掛鉤1:1掛鉤美元,咱掛鉤人民幣不就行了?現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迅速,咱與不少國家開展了本幣互換,壹些買賣石油等大宗國際交易也開始用人民幣結算。這背後就是國家信用的力量。
中國這招叫“圍棋戰術”:先在美元控制力弱的“邊角”鋪路子,慢慢就能圍住美元霸權的“中央市場”。-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