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6-23 | News by: 凤凰网财经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但无论多久,至少我们还能如期等到所需的货物。所幸我们的施工已经完成,不然很难料到当地下一步的局势会是如何。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虽然出海做工程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这也是我们必须做的选择。
毕竟,公司将国内作为主战场已经十多年了,之所以下定决心出海,也是因为国内的竞争过于激烈,光伏建设太多,产能过剩,消纳渐渐跟不上,政策也在收紧。而海外的光伏需求,还有着广阔的市场。像我们这样的承包商,及时转舵才能抢到红利。
02 光伏十年出海老兵,“你好光伏”创始人
张鹏龙:我见过美国人的手枪,也见过中东的豪华宫廷
我是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出身,2008年底一脚踏入光伏行业,凭借专业优势开始了比较早的“出海”之路。这十多年里,我见过美国人的手枪,也见过中东的豪华宫廷,文化不同带来的危险与刺激,让我至今难忘。
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疲软,光伏投资不算活跃,但当时还算对外来资本开放。我代表一家头部光伏企业在美做了两年电站投资业务。
和单纯卖组件相比,在美国做电站开发要面临更多困难。头一道难关就是融资。海外项目融资流程复杂得多,开发环节涉及律师费、咨询服务等各种支出,一个项目前期就要耗费大量精力。更现实的是,外国合作伙伴非常看重经验资历。举个例子,找银行融资时,如果合作的EPC是知名大公司,贷款利率就能明显压低。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海外工作,是佛罗里达的一个16兆瓦电站项目。我作为翻译参与前期谈判,与一位当地农场主签合同期间,对方忽然从腰间掏出手枪,一脸得意地在我眼前晃了晃,说:“谈不拢就用这个解决!”我心里一咯噔,瞄见子弹就明晃晃挂在他的皮带上,不知道他是不是认真的。
但我知道,这时候绝对不能让他觉得自己害怕。赶紧强作镇定开起玩笑:“我们这群人可都练过中国功夫!”没想到,这话竟把对方逗乐了。后来我们还一起喝了顿酒,气氛逐渐缓和下来。
项目听证会也是一道坎,建光伏必须说服村民同意。我们得先找村里有威望的人沟通,在会上宣传电站好处。甚至要承诺不破坏乌龟栖息地、建成后优先在村里找人合作清洗设备,再加上些具体福利,项目才勉强通过。
这已经算运气不错了。我听说德州就有项目因当地居民持枪对峙,最终只能搁浅。那时我才真切感受到:这些风险,真不是闹着玩的。
近十几年来,瞄向中东的出海势头早就超过了美国。约2011年,我就曾随公司奔赴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和迪拜,参加光伏展会推销组件。-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