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6-25 | News by: 卉姐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道禄之前对婴儿的关爱,是为了敛财做前期铺垫?还是后来面对泼天的财富,无法守住本心了呢?
七
道禄的救助行为从一开始就游走在法律边缘,身份及场所均不合法。
2022年,他被迫转战浙江绍兴。当年6月,绍兴上虞区民政局批准其注册“莲花慈善社”。
据说,目前,道禄已在绍兴斥资300多万,建了一座庙宇,正想继续大展拳脚之际,不幸落网。
道禄走红的这几年,没有任何媒体对“护生小院” 的运作方式、资金去向、孩子落户这些关键问题刨根问底。
报道大多停留在讲感人故事上,很少有人从合规性角度去专业较真。
媒体这么捧道禄,其实也反映出现行救助体系有漏洞:
当未婚妈妈遇到实际困难时,官方救助渠道不畅通,结果道禄那些不合规的救助办法,就被默认成了替代方案。
报道里一个劲说他积德行善,实际上回避了对社会治理漏洞的反思, 这种对“违规善举”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报道,
本质是用道德故事遮住了制度短板,反而让弃婴落户、民间慈善监管这些真正该解决的法律民生问题被晾在一边。
想起2019年被判20年的的河北武安“爱心妈妈”李艳霞(曾用名李利娟),如果她幸逢今天的网络时代,搞钱的方式也不至于那么原始那么粗暴。
李艳霞收养百名遗孤获“河北好人” 称号,后被查伪造身份骗取低保56 万余元,以孤儿为 “挡箭牌” 敲诈企业、组织阻工,还伪造公司印章、拒绝政府监管。
李艳霞也是因为2006年媒体报道后走红,她在接受采访过程中结交了不少媒体朋友,这些媒体也乐于报道她的爱心故事,使其“爱心妈妈” 形象深入人心。
道禄事件里媒体集体给他“站台”,商人出身的他,本就擅长搞关系。
媒体配合他的表演,也是出于流量驱动。
这事给我们提了个醒:媒体的社会责任不能只停留在造神、煽情,制造感动。
要是“慈悲” 成了违法的挡箭牌,“功德” 变成敛财的遮羞布,会导致民间慈善领域产生“信任崩塌”,反而会致使真正受困者失去社会的支持。-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