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5 | 來源: 軍武次位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國慶 | 字體: 小 中 大
【軍武次位面】作者:天狼
2025年6月,伊朗首都德黑蘭的自由廣場上焰火沖天,人潮洶湧。人們揮舞著國旗、呼喊口號,慶祝伊朗在本輪長達12天的伊以沖突中“取得勝利”。伊斯梅爾·卡尼將軍——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的公開現身,更是將“勝利”的氛圍推向高潮。然而,華麗的煙花背後,卻隱藏著來自伊朗國內的深層焦慮與深刻反思:這壹場戰爭,伊朗到底贏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被以色列(专题)聲稱“斬首”的卡尼將軍公開現身
伊朗此次宣布勝利,某種意義上更偏向於政治和心理層面的勝利,而非實質性的軍事勝利。在軍事上,伊朗發射了上百枚導彈,展示了其彈道導彈工業的持續生命力,但效果卻並不理想。以色列空軍對伊朗本土導彈基地、防空陣地等目標實施了快速、准確的打擊。據開源情報顯示,伊朗包括德黑蘭、設拉子等城市附近的多處導彈陣地遭到破壞,防空部隊未能有效攔截來襲的F-15、F-35戰機與遠程彈藥。而伊朗導彈方面使用的“Emad”中程導彈雖成功擊中部分目標,但整體命中率及殺傷效果有限,更多扮演的是“政治威懾”而非“戰術毀傷”的角色。
盡管如此,伊朗依舊宣布取得“勝利”,實則有其國內與國際政治的雙重考量:對內鞏固政權合法性、提升民族士氣;對外釋放“伊朗仍有還手能力”的戰略信號,維持與以色列之間的心理平衡。
▲民眾湧上街頭慶祝伊朗取得勝利
在德黑蘭,自發慶祝活動從白天持續到夜晚。煙花升空、歌舞升平,壹幅“戰爭勝利”的盛大畫面被官方媒體反復傳播。此次“勝利節”的場面與2020年蘇萊曼尼被斬首後爆發的“復仇游行”類似,象征著伊朗民族主義情緒的周期性爆發。伊斯梅爾·卡尼的現身更是重磅信號。此前,有傳言稱其在沖突中“失蹤”甚至可能“陣亡”,而此次公開露面則既是對內穩定軍心的政治宣示,也是在向外界宣告伊朗指揮體系未被摧毀。但這種“儀式感拾足”的慶祝,並未掩蓋住理性聲音的警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