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5 | 來源: 軍武次位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國慶 | 字體: 小 中 大
與廣場上的歡呼相對照的是,伊朗網絡空間上流傳著壹篇篇充滿憤怒與憂慮的軍事反思文章。多名伊朗軍事博主發出質問:我們為何失去了領空?為何連最基本的防空都做不到?大量評論直指伊朗空軍的“戰略性缺席”——仍依賴F-4、F-5、F-14等老舊3代、4代機,在面對現代戰爭形態時毫無還手之力。有些激進的伊朗軍事專家就指出:“哪怕是最基本的攔截都做不到,彈道導彈也不過是從山洞裡偶爾射出幾枚,就被打回來。”這種“導彈單腿走路”的思維,被越來越多的伊朗人認定為失敗的根源。
▲伊朗的“山毛櫸類似物”防空系統
不僅如此,伊朗近年來著力發展的“Majid”短程防空系統、“359”防空巡飛彈等,在實戰中表現差強人意。尤其是那些曾被廣泛宣傳的“山毛櫸類似物”防空系統,在這場沖突中幾乎毫無建樹,未能有效應對F-35帶來的防區外打擊壓制。正如壹位伊朗博主所言:“我們防空打不掉F-35,打不掉導彈,甚至連無人機都未必能抓住,還怎麼守住我們的導彈基地?”
此次沖突為伊朗暴露出兩個極為致命的軍事實力短板:其壹是缺乏現代化戰斗機,無法有效控制領空和空中態勢感知;其贰是防空網絡分布不均、技術落後,無法支撐起大城市和導彈陣地的安全屏障。“我們只能在夜間空襲間隙發射導彈,白天幾乎全是沉默。”壹位前空軍軍官匿名評論道。伊朗導彈部隊雖然有著豐富的型號和充足的儲備,但在面對以色列高強度電磁壓制與遠程空襲時,完全無法自主展開進攻。導彈部隊如果沒有空軍的護航與完整的指揮鏈支持,就像是沒有傘兵掩護的地面突擊隊——注定成為空襲的靶子。
▲目前伊朗防空部隊唯壹得到確定的戰果,只有壹架以色列的赫爾墨斯-900無人機
理性伊朗人並不否認,伊朗在堅持自主武器體系、彈道導彈研發上取得了可觀成就;也不否認這場戰爭令以色列及其盟友付出了攔截系統彈藥的大量消耗。但在這些表面成就背後,是伊朗空軍和防空力量的嚴重滯後、導彈實戰效能的不足,以及對沖突態勢的誤判。更現實的是,伊朗的安全戰略正面臨抉擇:繼續“火箭軍中心主義”還是真正建設壹個現代化、可機動、可協同的多層次防空與空軍體系?壹位軍事分析人士坦言:“過去我們相信用導彈可以威懾以色列;現在我們終於明白,沒空軍護航的導彈,只是擺設。”
隨著停火協議生效、廣場焰火散去,伊朗真正的問題才剛剛開始。這12天的沖突如壹面照妖鏡,照出伊朗國防體系中最脆弱的短板。在政治層面上,伊朗政府或許實現了“抗壓不倒”的敘事勝利;但在軍事層面,真正贏得了戰術優勢的,其實是以色列空軍。真正理性的伊朗人清楚:煙花只是短暫的光輝,唯有改革軍隊結構、更新裝備體系、走出導彈迷思,才是真正走向勝利的第壹步。-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