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6-25 | News by: 凤凰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一些所谓的“专业护理”只是家政人员半路转行,几乎没接受过系统培训。
即便是一些看上去高端、正规的机构,虽然会聘请部分退休医生或专业护士,但绝大多数从业者仍停留在照顾起居的层面,缺乏真正的医学知识和育儿专业能力。
有些月子中心,甚至因为安全事故频频登上社会新闻。
媒体报道中,月子中心中不乏新生儿骨折、交叉感染的案例,甚至还出现过月嫂粗暴对待婴儿的极端事件。
一边是破产的月子中心批量倒闭,另一边勉励经营的月子中心也面临口碑和信誉破产的危险。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悬在整个母婴行业的头顶:
一个是逐年下降的生育率;另一个则是中产家庭越来越谨慎的消费观。
多重压力之下,月子中心的经营状况愈发步履维艰。
中产育儿消费,正在回归理性
过去,中产家庭信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育儿理念,在生娃和育儿上都倾向于近乎军备竞赛式的投入。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中产父母开始理性消费,比起全方位的投入,更愿意把钱花在刀刃上。
这种观念的转变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动辄一年学费几十万的国际学校,曾是通往精英教育的入场券。
如今,不少中产开始将孩子转回公立体系。国际学校倒闭的消息还一度登上热搜。
天价补习班也渐渐褪去光环,取而代之的是海鲜市场里99块一小时的985博士陪写作业服务,主打一个极致的性价比。-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