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5 | 來源: 極晝story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郵件發出去的第贰天,正好趕上我女兒班上開學期中的家長會。通常是每個家庭跟老師單獨預約壹個時間段,聊15到20分鍾,孩子先向老師和家長匯報自己這個學期的表現,然後老師補充,家長再和老師溝通。
因為我們前壹天反饋了霸凌情況,我們跟老師談話的時間比其他家庭長,談了半個小時左右。談話中,老師對我女兒說:“如果你在學校裡覺得不舒服,就該早點告訴老師,如果你不表達,我們也沒有辦法幫你。”她的意思是,肆伍年級的孩子正是建立邊界感的時候,如果你覺得別人的行為越界了,你要說出來,老師才有辦法幫你回擊或處理。
後續主要由校長介入處理。和國內區別最大的是,在加拿大,老師的職責主要集中在教學,紀律問題由校長負責。加拿大的公立學校規模都不大,我女兒的學校從學前班到柒年級,學生總數不到400人,所以哪怕學生上課搗亂、打架,校長都能及時介入、跟進。
很快校長也找到我女兒談話,詳細了解事情經過。女兒當時跟校長描述的原話是:“我說不出具體壹件大事,只是每天都有小事讓我很難受,好像每天都有小刺扎著我。”
當天,校長又把那幾個參與的孩子也叫去談話了解情況。我在郵件裡提到了肆個孩子,對於其中壹個女孩,老師和校長的判斷是,她平時對人攻擊性比較強,不是單獨針對我女兒,也不是要欺負誰。
校長後面主要針對另外叁個小孩做工作。學校方面沒有直接說他們欺負我女兒的原因。這幾個人我對他們也有壹定了解,法語班的孩子不多,他們以前也跟我女兒同班過,孩子們平時會互相去家裡玩,家長之間也有點聯系。其中那個帶頭的伊拉克女孩,跟我女兒壹樣,都是班裡法語比較好的學生,我推測是不是出於競爭心理,她才聯合自己壹起踢足球的好朋友進行群體攻擊?
因為我反映問題的時候快放春假了(加拿大固定假期,每年3月中旬開始,持續壹周左右),學校方面的意見是壹定要在放假前解決,這樣等大家放假回來時,就能抱著“重新開始”的心態,不會彼此記仇。
所以壹周內,校長又單獨把叁個小孩叫去,讓他們當面向我女兒道歉,也明確告訴他們:“你們的行為是錯誤的,不能再發生。”
●圖源東方IC
春假回來,情況確實完全變了。那幾個孩子立刻收斂了許多,對我女兒變得小心翼翼了,他們在壹起玩兒,有時候我女兒開玩笑說“what you said is really offensive ”(你的話很冒犯),他們都會立刻道歉。
只有那個曾經踢我女兒的孩子,因為跟我女兒原來關系不錯,他發現我女兒“告狀”後,覺得自己被背叛了,很生氣,但也沒再做出什麼(傷害)行為。
可能有的人會覺得這不算霸凌,覺得孩子間有點不愉快很正常,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其實加拿大對“霸凌”的定義比國內要細致得多,不僅是肢體沖突,像孤立、排擠、諷刺這些精神層面的行為,也都明確屬於霸凌的范疇。
(注:加拿大對校園霸凌的界定為:采用各種直接、間接手段故意傷害或恐嚇他人,且受其霸凌者無法自我保護或辯護。其適用范疇包括身體霸凌、情感霸凌、性霸凌、口舌霸凌[給別人起外號、不斷嘲笑或辱罵他人]、種族霸凌[以種族、信仰、文化背景為理由進行歧視和霸凌]、網絡霸凌。)
學校在處理霸凌問題時也有壹整套行為准則。如果家長對校長的處理不滿意,也可以直接向教育局反映。我當時也做好了准備,如果校方處理不好,我就打算直接寫信或者打電話給本地的教育局局長,要求學校安排我們和對方家長、孩子壹起談——所幸最後在學校層面就已經解決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