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6 | 來源: 搖鈴鐺 | 有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買房賣房 | 字體: 小 中 大
可是,父母除了有讓你受教育的義務、做到不給你施加什麼過分心理傷害、和給你吃飽穿暖的基本生活條件以外,不欠你任何。
不否認確實有對孩子不好的父母,但那終究是小部分。
“沒有足夠好的生活條件,為什麼生孩子?”
“父母理應為小孩托舉,哪怕傾家蕩產。”
這種“凡事全怪原生家庭”的思維慣性,造就了越來越自私的下壹代。
回想我初叁那年,爸媽帶我去北京玩了幾天。
坐公交、轉地鐵,在全國最頂級的兩大學府門口都拍照留念了。
他們原本打的主意是激勵我好好學習,也算圓了從小長輩的調侃:“你長大後,想上清華還是北大?”
結果我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終於上了叁本線。
所以,為什麼我不上清華北大。是我不想嗎?
普通家境的父母,強行帶孩子見世面,比起開闊他的視野,更有可能的是給他帶來更大的痛苦。
就像湖南衛視那檔城市鄉村孩子互換的《變形計》:
對有錢人家的小孩,這不過是壹場苦中作樂的“夏令營”。
短暫的吃苦以後又會回到衣食無憂的生活軌道,他們毫發無傷;
但對山裡的孩子來說,如果見過了繁華都市,此生卻無法靠自己的能力走出大山,這段記憶就會變成余生內心都無法跨越的天塹。
所以,為什麼說“不要讓孩子見無效世面”?
因為人,欲壑難填。-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