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6 | 來源: 華爾街日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俄羅斯 | 字體: 小 中 大
據接近北京決策層的人士稱,以伊戰爭重燃了中國領導人對中俄天然氣管道的興趣,壹個停滯數年的項目可能由此啟動。
西伯利亞力量2號(Power of Siberia 2)管道項目先前因定價和所有權條款分歧以及中方對能源供應過度依賴俄羅斯的擔憂而陷入困境。 但上述人士說,即便以色列與伊朗已經確立了脆弱的停火協議,但中東最近的戰爭還是讓北京方面有理由重新考慮從該地區獲得石油和天然氣是否可靠。
根據咨詢公司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的信息,中國進口的天然氣約有30%是以液化天然氣形式從卡塔爾·塔爾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聯酋經由荷莫茲霍爾木茲海峽輸入的,而伊朗已威脅要關閉這壹海上咽喉要道。 與此同時,被稱為茶壺的中國獨立煉油廠近年來重度依賴廉價伊朗原油。
分析師稱,如今伊朗超過90%的石油出口都流向中國,盡管美國實施了旨在阻止伊朗出口石油的制裁。 在宣布以伊沖突停火消息後,川川普(Trump)周贰就中國進口伊朗石油壹事做出了不同尋常的表態。 他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中國現在可以繼續從伊朗購買石油了。 希望他們也能從美國大量采購。”
壹位白宮官員後來說,川普只是在強調壹個事實,即停火可以防止取道荷莫茲霍爾木茲海峽的石油運輸受到幹擾。 他繼續呼吁中國進口美國石油,而不是違反美國制裁令進口伊朗石油,這位官員說。
但前述人士和分析師表示,即便停火協議就位,最近的沖突也已促使北京方面設法尋找替代品。
分析師稱,中國政府也在尋求從俄羅斯采購更多石油; 俄油目前占到中國石油進口量的伍分之壹左右。 在需要為烏克蘭戰爭投入大量資金之際,俄羅斯政府已推動增加對鄰國中國的能源銷售。
“軍事局勢的動蕩和不可預測性已向中國領導層表明,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穩定的陸基渠道供應是有益的,”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主任、中俄關系專家陳寒士(Alexander Gabuev)說。 “俄羅斯可能從中受益。”
俄羅斯官方媒體已將中東緊張局勢與西伯利亞力量2號項目重新盤活聯系起來。 俄羅斯官方新聞網站Prime最近的壹則標題寫道:“液化天然氣大決戰:中國緊急回歸西伯利亞力量2號項目”。 分析師稱,預計俄羅斯將在總統普京 丁(Vladimir Putin)於9月訪華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晤時,嘗試把該項目提上議程。
“西伯利亞力量2號”是2019年開通的“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的後續項目,長期以來,該項目對莫斯科而言比對北京更為緊迫。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該國對歐洲的大部分天然氣出口中斷,從而失去了其最大的能源市場。
自那以後,莫斯科方面越來越依賴中國這個買家。 但管道基礎設施有限,液化天然氣產能較小,只有新建壹條更大的管道才能大幅增加對中國的供應。
而另壹方面,中國可以購買中東和其他地方供應的液化天然氣,這就意味著能否與俄羅斯達成協議不是很重要。 據接近北京決策層的人士透露,他們給俄羅斯的壹個官方理由是,中國將從單壹國家進口的石油和天然氣限制在20%以內。 結果就是,盡管莫斯科方面壹再表示協議即將達成,但談判已拖延多年。
現在這種情況可能正在改變。
荷莫茲霍爾木茲海峽位於阿曼和伊朗之間,連接著能源儲量豐富的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其深度和寬度足以容納全球最大的油輪。 這使其成為石油和天然氣的關鍵通道,關閉該海峽可能會擾亂市場並推高能源成本。-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