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8 | 来源: 狮子坐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这次出问题的品牌,几乎都是电商平台上知名热销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购买的时候是很难预料到,正规渠道、正规厂家购买的商品,居然是不合规产品的。行业此前发展不完善、标准不统一的苦果,如今全部让消费者个人承担,的确很难让人顺气。
这样类似的大规模召回事件,并无前例可以参考,因此,也能理解在这一窗口期内,暂时还没有一个令多方都能满意的处理方案。但“事已至此”,是否就意味着事情毫无软性落地的可能性呢?我想,在充电宝的安全界限必须划定的前提下,机场在规定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能否尽量充分告知,在回收产品的过程中能否充分尊重旅客的切身权利;品牌方和供应商又是否能主动担起责任,补偿消费者的相关损失,都存在着可商榷的空间。说到底,在行业标准的认证中,消费者并无多少主动权,既无主动过失,不应负主要责任。
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已经公开征集《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充电宝的安全绳,一定能拉得更紧,也更让人放心。但在此之前,这么广的消费者的权益,不应该白白地被忽视和牺牲。-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