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8 | 來源: 騰訊醫典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很多東西都有最佳使用期限,並不是“沒過期,就不用扔”。
1.大桶食用油
食用油的保質期壹般是12~18個月,但這僅適用於未開封的密封狀態。
有研究發現,壹桶1升裝的葵花籽油開封使用1個月後,過氧化值從2.98上升到18.08,已接近臨界值(超過20則不宜食用,單位:meq/kg)[1]。
壹旦變質,油裡的過氧化物、醛類、酮類物質,可能引發惡心、嘔吐,長期食用會增加肝髒負擔。
對於幾乎每天都要吃的食用油,我們可以:
大桶避光保存,遠離溫度較高的灶台
用不透明的油壺分裝,換新油要清洗幹淨
顏色突然變深、出現異味,立即丟棄
如果消耗得慢,最好買小桶裝的
2.竹木制品
用了伍年拾年的竹木餐具(如砧板、木筷),早已是細菌的“樂園”!
使用超過2年的砧板,菌落總數、霉菌、大腸菌群數量顯著增加,每平方厘米的菌落總數普遍超過3000個(單位:cfu/cm²)[2]!
用這樣的砧板切水果、處理熟食,很可能導致腹瀉、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狀。
建議你今天就檢查壹下砧板和筷子:
出現深劃痕、開裂、發霉,請直接扔掉
即使沒有這些問題,也建議每2年更換壹次
3.不粘鍋/電飯鍋內膽
它們的內膽塗層塗料通常是特氟龍(聚肆氟乙烯),在完好狀態下是安全無毒的。
但壹旦塗層磨損、脫落,高溫烹飪時容易釋放丙烯酰胺等致癌物。
(來源:自己拍的)
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建議換個鍋:
塗層明顯脫落、大面積劃痕
煮飯開始頻繁粘鍋、焦底
使用已經超過5年
4.清潔海綿
很多人會把它用到殘破不堪了才換。
殊不知,每克磨損後的清潔海綿會釋放650萬根微塑料纖維[3],相當於每次洗碗都在“撒塑料”!
對於這類洗碗布,出現這些情況必須換:
霉斑/異味
手感變硬/掉渣
使用超過1個月,最多2個月
1.枕頭
很多人的枕頭根本不忍直視:枕套發黃,枕芯還有異味!
(來源:自己拍的)
如果長期不洗不換,積攢了油脂、皮屑、汗液的枕頭會成為塵螨的最愛,引發過敏性鼻炎或哮喘。
老化結塊、失去彈性的枕頭,也會降低對頸部的支撐和保護。
如果出現這些情況,你的枕頭就該“下崗”了:
表面發黃、有異味
按壓後回彈變慢
此外,即使壹些枕頭肉眼看起來還不錯,但使用1-3年也該換了。
2.內褲
有人外表光鮮亮麗,而內褲根本“見不得人”!
有研究發現,壹條穿了壹天的內褲,平均帶有0.1克糞便[4]。
如果洗換不及時(有時洗都洗不掉),糞便殘留物容易引發尿道炎、前列腺炎等。
內褲該“退役”的信號:
變形、布料變薄透光
發黃變硬
使用達3~6個月
1.牙刷
“炸毛”的牙刷,清潔力會大幅下降。
還會因刷毛過硬,而磨損牙釉質、刺激牙齦,導致出血或敏感,甚至引發感染。
看到這4個信號,你就該換牙刷了:
牙刷根部顏色變深
牙刷炸毛、分叉
單束刷毛間距變大,甚至脫落
使用超過3個月
2.毛巾
破爛不堪、發硬、有異味的毛巾,比抹布還髒!
長期使用,容易引發毛囊炎、真菌感染等皮膚問題。
毛巾出現這些情況,求求了,換吧:
變硬、發臭
褪色或破洞
已使用超過半年
3.沐浴球/花
沐浴球長期處於潮濕環境,易滋生綠膿杆菌。
它們會隨著泡沫接觸皮膚,輕則導致過敏瘙癢,重則引發皮膚感染。
(來源:自己拍的)
出現這些情況,該換就換:
明顯變形、褪色
2個月強制更換
建議買兩個替換著用
這裡給大家幾點“科學囤貨法則”,讓你把錢花在刀刃上:
1.這些東西沒必要大量囤
如防曬霜、清潔劑、洗衣液、洗手液等。
它們包含活性成分,易受光照、溫度影響而降解失效。
建議囤貨周期:半年以內的用量。
2.這些東西值得適當囤點兒
如抽紙、牙刷、牙膏、保鮮盒、保鮮袋、密封罐等。
它們使用頻率高、不易變質,但開封使用後記得到期更換。
3.囤完後這樣存放,更安心!
標日期:食用油、護膚品等易變質產品,貼上開封日期標簽
分類放:按品類、使用頻率和購買日期,分區存放
先進先出:早買的早用,後買的後用
定期整理:至少每季度檢查庫存,及時處理臨期產品
最後別忘了:先“扔”,再買!
參考文獻
[1]柴向華,等.瓶裝食用油反復開封氧化酸敗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11, 36(6): 217-220.
[2]https://mp.weixin.qq.com/s/dqTKoSI0-Ozus8RZOfrAyA
[3] Su Y, et al. Mechanochemical Formation of Poly(melamine-formaldehyde) Microplastic Fibers During Abrasion of Cleaning Sponges. Environ Sci Technol. 2024 Jun 18;58(24):10764-10775. doi: 10.1021/acs.est.4c00846. Epub 2024 Jun 6.
[4]C.P. Gerba. Application of Quantitative RiskAssessment for Formulating Hygiene Policy in theDomestic Setting[J]. Journal of Infection, 43(1):92-98]-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