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8 | 來源: 真實人物采訪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德國 | 字體: 小 中 大
我是梟帆,河南姑娘德國媳婦。
我壹直覺得,嫁對了人每天都會是情人節。
在上海電視台工作時,我遇見了德國老公,當時他在商場失意,第壹段婚姻以離婚收場還帶個女兒,正處在人生低谷。
但我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打動,決心辭掉鐵飯碗遠嫁德國。
結婚15年,事實證明真的所遇是良人,如今我在德國做全職媽媽,不僅養育2個混血萌娃,還成了親子暢銷書作家,教數萬媽媽學畫畫學寫作,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我是柒零後,河南濮陽人。小時候爸爸經商,常年都是媽媽在家照顧肆個孩子。我是長女,還有3個弟弟。
作為家裡唯壹的女孩子,我從小生活在自由輕松的家庭環境裡,性格開朗樂觀,做事有主見,覺得人生有無限可能。
我很喜歡閱讀,小學時已經讀遍武俠小說,中學時迷上瓊瑤、叁毛和唐詩宋詞,開始寫壹些散文詩歌投稿,那時的夢想就是想當作家。
但人生的道路總是那麼奇妙,在不經意間就會來壹個轉折。
高中時期的壹個暑假,我報名參加了壹個繪畫班,遇到了命中的恩師。她看到了我身上的繪畫天賦,就鼓勵我報考藝術專業。
(我和兩個孩子)
拾幾歲的我聽到老師的話很興奮,決定好好學繪畫這項新技能。高考時我沒讓老師失望,順利考入中國紡織大學(東華大學前身),選了服裝設計專業。
大學生活過得很愜意,那時我有個特別不好的習慣,就是臨睡前要吃點餅幹、茶葉蛋或者方便面,幾年下來體重增加不少,最胖時直接飆到130斤,臉上的肉都是橫著長。
可能吃得多導致精力很旺盛吧,大學壹年級我就開始撰寫服裝設計專業方面的文章,第壹次投稿就幸運地被采用了,不僅拿到了壹筆不菲的稿費,還成為了時尚雜志撰寫專欄作者。
後來陸續又參加了很多設計比賽,拿到不錯的名次,成了學校裡的名人。
1996年,即將大學畢業的我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在我面前有兩條路:壹條路是回家鄉成為體制內的壹員,結婚生子安安穩穩的過生活。另壹條路是聽從系主任的建議,接受上海壹家職業中專的聘請成為壹名老師。
(做直播課的我)
壹向喜歡挑戰的我選擇留在上海,在中專學校擔任畫畫和語文老師。
因為課時不多,課余時間我還是堅持做自由撰稿人。最多的時候,同時為肆個專欄寫稿,內容涵蓋時尚、家居、攝影以及名車。
那時最大的感覺就是時間不夠用,每天都在趕時間。下班采訪連夜寫稿,有時甚至忙到凌晨兩叁點才上床睡覺,伍點多又得起床趕車,爭取准時到學校上班。
好在努力很虐,回報很甜,那時我采訪到很多難搞定的名人,積攢了壹些優質人脈,也打開了壹扇扇神奇的大門。
任教了5年後,我越來越確定寫作是比做老師更吸引我的事,就跟學校提出辭職,去北京《中國企業家》雜志工作,成為壹名職業媒體人和大型活動策劃師。
做了兩叁年後,從朋友那裡得知上海電視台在招聘,剛好又是適合自己的崗位,我感覺這是不錯的新機會,贰話不說就報了名。
通過層層篩選,我從眾多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了上海電視台的壹名工作人員,並憑借不錯的英語口語入職星尚頻道,主要負責國內外知名品牌大型活動策劃。
工作中我接觸的外國人很多,其中有壹位在中國經營木材生意的德國男人,經常跟我聊天,以朋友的身份追求我。
但他大我10歲,還離過婚有個女兒,我有些顧慮。後來隨著交往越來越多我才發現,這些在愛情面前都成了無關緊要的存在。
(我和德國老公日常照)
這個德國男人性格浪漫天真、人品好、能力強,會說拉丁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多國語言。
紀錄片看太多的他還是個知識小百科,隨便問個東西都說出個來龍去脈,到哪裡都能迅速成為話題引領者。而且待人熱情真心實意,還做得壹手好菜,是個有魅力有溫度的好男人。
就這樣在德國男人曠日持久的攻勢下,我被他的細心和體貼打動了,滿心歡喜地准備和他步入婚姻殿堂。
當我把遠嫁德國的決定告訴家人時,他們都很驚訝。特別是媽媽,當時堅決表示反對,說就我壹個閨女不想嫁那麼遠。
最後還是他的誠意和樂觀,讓我媽最終認可了這個洋女婿。當時德國男友家族生意瀕臨破產,他又和德國太太離了婚,正處在人生低谷。傾盡所有給我買完訂婚戒指後,口袋裡只剩下幾拾歐元。
但是他卻很堅定地說:“無論在歐洲還是中國,都會讓我過上更好的生活。”這件事後,我媽說她相信我沒有看錯人,這個德國男人是良人。
(我和德國老公結婚現場)
婚後我們住在上海,德國老公忙於生意,就在上海和德國兩地飛。不久,我發現自己懷孕了。我們都很喜歡孩子,32歲知道自己要當媽媽了,覺得很開心。
生孩子的時候是在德國度假,那天晚上10點鍾,我洗漱完上床睡覺,結果夜裡12點突然有了陣痛,就趕緊下樓去醫院待產。沒想到壹個小時就搞定了。
頭胎,順產,7斤半男娃,我這個中國媽媽成了德國雷根斯堡醫院的壹個小傳奇,以至於德國老公在開車回家的路上喜極而泣,抱著方向盤哭了好幾分鍾。
(第壹胎兒子出生了)
生完孩子,醫生的話讓我很驚訝。原來在德國沒有坐月子這壹說,也沒有月子餐。醫生跟我說,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他們更注重媽媽的健康和感受,而不是壹切為了孩子。
第贰天, 老公問我想吃什麼,我脫口而出說要吃冰淇淋。結果, 這個德國男人立馬買了兩盒回來。
德國人都是吃冷餐,早上牛奶沖麥片,中午吃意大利面,晚上是面包加奶酪香腸。而且德國不賣活雞活魚,不吃雞蛋,連喝口鯽魚湯蛋花湯都成了奢望。
不能吃也就算了,更可怕的是醫生還讓我每天去戶外接觸新鮮空氣,讓寶寶盡快適應環境。於是第叁天回家後,盡管外面冰天雪地,德國老公就把我和寶寶趕出了門。
(產後第叁天被老公拉出去的我)
異國他鄉的不適,加上喂奶諸多不順,自己又不會德語,我感覺就像生活在壹個孤島上,產後不久就得了抑郁症。
那時我經常莫名其妙地哭,情緒很低落。後來自我調整,覺得必須走出來,就把時間安排得很滿。
看書學習各種喂奶技巧,接觸很多有經驗的媽媽們,並開始寫育兒博客和養育心得,這些最終讓我成功擺脫了抑郁症的困擾。
(寫育兒博客後整個人狀態變好了很多)
寫博客兩年後,2007年底贰胎臨產時,婆婆從葡萄牙飛來幫我照顧大寶。她是個美國人,生了叁個兒子,所以很喜歡女孩。
當我生完贰寶女兒後,爺爺奶奶就壹直感歎緣分很神奇,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娶了個中國太太,還生了個漂亮的混血小孫女。
雖然生孩子都是在德國,但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在上海生活。由於兒子女兒都是混血兒,長相可愛,出門會受到很多關注,這讓他們很不習慣。
老公說孩子在上海處處被人圍觀,他們需要的是安靜不受打擾的生活。
他說得很有道理,盡管我內心有很多不舍,還是在2010年辭職帶著孩子們去了德國小城雷根斯堡定居,開始我的全職媽媽新生活。
(4歲兒子和2歲女兒)
去之前我還很擔心,自己做全職媽媽是否會崩潰,會被家人輕視。來了之後,我發現德國的家庭主婦很能得到社會和家人的認同。
在德國,家庭主婦也被稱為圍著孩子(Kinder)、廚房(Küche)、(教堂Kirche)轉的3K 職業,從政府到家人都鼓勵媽媽自己帶娃。
因為德國人力成本都比較高,保育員或者鍾點工比新手媽媽工資還要高。而且在德國全職媽媽是算工齡的,除了帶薪休假,壹個孩子還可以折算叁年工齡。
(德國老公給了我做全職媽媽的底氣和安全感)
老公也說,想幹啥幹啥,別得抑郁症就行,也不用著急出去上班,我就是你的單位。你要多少獎金?你要多高職位?你想做什麼事?都是你說了算。
回到德國後,其實並沒有跟公公婆婆住在壹起,他們定居在葡萄牙,平時我們也相處不多,但很愉快。
婆婆喜歡畫畫,我就給她買最好的顏料紙張。看到她的手機該換了,就告訴老公快去給她買。婆婆閨蜜過80歲生日,也是我開車送她們團聚,給她們拍照。
(我送婆婆去和閨蜜聚會)
老公的大女兒我也視如己出。她是個漂亮的女孩,還是個學霸,個性陽光明媚,經常陪弟弟妹妹玩,也鼓勵我按照內心的想法來生活。
有尊嚴沒有後顧之憂,我就開始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安頓好孩子,壹面學德語,壹面考駕照,還自學兒童攝影開網店,忙著更新育兒博客。
老公也是我的得力幫手,我負責做飯,他去遛狗洗衣服,兒子的法語課需要補習也是他上。
每天下午5點鍾,他都會准時打電話問晚飯想吃點啥,他說本來可以自己做主的,但更樂意買我和孩子最想吃的。
(德國老公大女兒經常帶弟弟妹妹玩)
到德國生活的前叁年,我沒掙壹分錢,重心都放在了育兒上。
我發現德國人養孩子和中國有很大不同,比如德國孩子從壹出生就有自己的床、房間和玩具,這對孩子培養他的專屬意識很有幫助。
德國爸媽從小就把孩子當作單獨的個體,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從兩歲孩子會講話開始,每年都過生日孩子是主角,怎麼慶祝都是讓孩子自己選擇。同時,德國父母也會在安排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任務。
(我們全家外出聚餐)
德國學校和父母很注重孩子與自然和社會的接觸。
兄妹倆小時候,外面零下20度,老公都會不厭其煩地給他們穿衣戴帽戴手套,踩著厚厚的積雪,給孩子們買壹杯熱乎乎的果汁。他說這是每個人每年都應該有的美好回憶。
學校還會布置逛農貿市場的作業。如果壹旦計劃好了周六早上去農貿市場,那天無論天氣怎樣,也都要按計劃出行。老公常常說,父母不應該怕麻煩而把孩子窩在家裡。
(帶孩子們逛農貿市場)
受德國教育觀點的影響,我也很注重親子互動和戶外活動,寫的中德自然教育的理念,被新壹代媽媽們信任追捧。
後來,我的博客成為了平台的頭部大號,有壹些出版社找上門來,邀請我出書分享自己的經驗。
兩年裡,我壹連出版了叁本親子育兒暢銷書,很多媽媽說她們都是壹口氣看完的,孩子也看得津津有味,這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新書發售會上簽字的我)
兒子上小學的時候,開始學習德國手寫體字母。他寫得不錯,被老師稱為書法王子。出於好奇,我也上網購買字帖練習。
有原來的繪畫功底加持,我很快就掌握了全部贰拾幾個字母的寫法,發到網上後引來壹片叫好聲,眾多粉絲紛紛要求我在網上授課,有些媽媽還進壹步要求我教授繪畫課。
於是我又成功開啟了壹項新副業,聯系了兩位德國畫家,壹起制作了壹套繪畫教程,命名為“寫畫時光”,幫助媽媽們在壹個月內掌握水彩畫基本技巧。
(8歲女兒手繪的我們壹家人)
如今的我雖然身在德國,和家人壹起搬進了面朝大海的房子生活,但是讓我在異國實現人生價值的還是中國文化。
很感恩那麼多媽媽對我的喜愛,我會繼續分享中德家庭育兒知識,繼續教媽媽們學繪畫,每天堅持學習和運動,努力過好每壹個當下。
2019年時,曾有壹個人生規劃師朋友問我,假如你可以實現叁個願望會是什麼?我當時回答說:活到100歲,工作到100歲,和更多媽媽們壹起相約100歲!
我壹直相信,全職媽媽並不可怕,只要嫁對了人每天都會很有安全感,不放棄學習事業也會有無限精彩的可能!-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