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8 | 来源: 动感日本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留学生 | 字体: 小 中 大
然而,一切似乎要成为过去。
2024年4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取消国立大学对国际学生的学费上限,这意味着大学可以对留学生自主上调学费。新规实施一年中,绝大多数学校拉不下这个脸,但相关争议越来越多。
同年,日本私立名校武藏野美术大学率先宣布针对国际学生上调学费。网络上,“社保警察”四处出没,在各国社交媒体寻找留学生在日本享受社会福利的蛛丝马迹,夸张一番再大肆宣扬。国会上,各派议员轮番轰炸,指责日本政府将国民税金分给外国人,不顾本国学生死活。
▮2024年7月,武藏野美术大学学生抗议针对留学生涨学费。图:X@kuri0404 /小红书
日本的人才培养确实出了问题,但决非排外主义者指出的问题。排外主义者擅长将日本学生和国际学生的利益炒作为零和博弈,以此掩盖在当前制度下,日本学生同样是“受害者”的事实。
根本性的问题在于,如今日本的产业结构并不需要那么多高学历人才。日本政府出钱出力,在高校博士点培养了一批科研人员,却没有足够多企业消化他们。最终,这些学生——无论是日本的还是国外的,只能去别国发展,或在日本国内从事很普通的工作,日本政府也没有收获他们起初想要的那种经济和文化上的良性循环,双输。
两次产业泡沫破裂后,日本正式走上“学历贬值”之路,学术研究和就业市场完全割裂。它的社会效应未必总是负面的:从劳动市场的角度看,当地本科甚至高中应届生的就业率都高达98%,也算一种健康。另一方面,日本博士学生的就业率,即便算上在学期间找到工作后退学的那一批,也只有37.0%(人文)~81.1%(保健)。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调查,日本的国际学生中,硕士和博士的留日比例远远低于本科及以下学历。
漫才师兼学者安部达雄指出:如果日本希望使留学效益最大化,真正应该研究的,是如何让受过政府资助的高级人才留在当地。然而,这需要解决根本问题。如果日本无法为高学历人才展示清晰的职业道路,让他们在工作中实现价值,或至少收回学业深造的经济成本,那么在培养阶段投入多少钱都是一次性的,不会有用。
一切只是开始?
在日本逐渐收回它对留学生的宽容之际,当地大学国际排名也停滞不前。
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东京大学从2020年的22名滑落到32名,京都大学一直在50名左右。近日,《自然》杂志的发行方发布了2025年版自然科学领域高质量研究论文贡献度排名,前十名由中国、美国和德国的研究机构包揽,日本东大和京大分别排名23和55,均创历史新低。-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