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8 | 来源: 联合早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过度强调马来人优先 使马国无法成为高收入国
不过潘永强指出,马哈迪在社会经济发展上过度强调马来人优先,导致国家发展的包容性不足而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无法成为高收入国。
2020年,马来西亚依然是发展中国家,“2020年宏愿”以失败告终。
杨淑雯说,对于马来人特权与保护政策,马哈迪肯定也觉得是吃力不讨好的角色,因为这些政策不得不继续推行,而且很难设定终止日期。“当这些政策如此受欢迎且被政治化时,领导层几乎没有动力去终止它。”
马哈迪也未能改造国民精神和民族性格。潘永强说:“他试图以日本与韩国的工作伦理和重视责任的态度,来影响马来西亚民众的做事方式,但并不成功。”
马哈迪在1982年提出向东学习政策,学习日本和韩国的经济现代化和勤奋精神。
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却助长政商裙带风
旺罗希拉指出,马哈迪的经济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但也助长了政商裙带风。
马哈迪从第一个首相任期到现在,一直面对贪污腐败的指控,但他从未被控贪污。安华政府去年对马哈迪展开贪污调查,至今没有下文。
他去年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说,自己的财富都是当首相时的工资,如今已经所剩无几,因为他为了重返政坛将纳吉拉下台,把钱都花光了。
马哈迪2018年出任首相时,所公布的个人财富为3235万令吉(约975万新元)。
马哈迪的两个儿子米尔占和莫扎尼是马来西亚富豪,被认为靠父荫和裙带关系积累丰厚财富。反贪污委员会为调查马哈迪,下令米尔占和莫扎尼呈报个人财富。反贪会今年初说,米尔占和莫扎尼的个人财富分别有2亿4600万令吉和10亿令吉。
对此,马哈迪声称自己禁止家人在他当首相时经商,两个儿子都是在他卸任首相后才取得成功。
马来人懒华族富有邻国占便宜 马哈迪“三板斧”化解政治危机
马哈迪纵横马来西亚政坛近80年,期间不时发表引起争议的言论。这些言论大致上可分三类:马来人懒惰、华人富有、新加坡占便宜。这些言论可说是马哈迪用来增加号召力、分散注意力或化解危机的“三板斧”。
马哈迪在《马来人的困境》中,就指马来人因为懒惰而丢失许多权益。过去数十年,他不时重复这个论述。
首相安华今年1月语带讽刺地说:“大家都知道他的态度,就是除了他自己,其他马来人都懒惰。”
登嘉楼州苏丹再纳阿比丁大学法律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旺罗希拉指出,马哈迪认为马来人需要经济和教育政策等扶持措施来赶上其他族群位,但马哈迪也认为以土著特权的名义接受过多的帮助、补贴和配额,将会使马来人停留在舒适区,未能培养出在全球化经济中蓬勃发展所需的竞争力和纪律。
她说,马哈迪一再批评马来人懒惰、不值得信任、缺乏创新精神和过度依赖政府援助的言论,获得一些马来人支持,但也招来谴责。
“马哈迪试图激励马来人自立自强。然而,他倡导的政策可能培养了(马来人)的依赖性而不是韧性。”
塔斯马尼亚大学亚洲研究院院长詹运豪认为,马哈迪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种族主义者,因为传统的种族主义者,例如美国白人至上主义者,往往认为黑人等其他族群比白人低劣,而马哈迪的理念正好相反。
“他认为华人的中华文明与经济历史更悠久,所以他必须保护马来人,帮助他们达到华人的水平。这可说是逆向种族主义。”
学者:受二战后影响 强调民族复兴与自强
政治学者潘永强则认为,马哈迪是马来政治人物当中,比较有现代发展眼光的马来民族主义者。他受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验影响,强调民族的复兴和自强,所以不惜通过各种资源,希望扶植一个马来中产阶级和商业精英阶层。
“在新经济政策下,这些努力并非毫无成果。不过,马哈迪还是觉得马来人的表现不符合他的预期,也认为马来社会在技术、企业和管理上的现代化转型仍然不够。”
潘永强指出,马哈迪对马来民族性格的批判,在马来政治领导人当中是少见的。“但这种揭露自己族群的言论,也造成他在马来社会不见得完全受落。”-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