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6-29 | News by: 胡锡进观察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香港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的金庸、黄沾、倪匡和蔡澜。
第三,蔡澜主张“人生没什么好比的,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体验者。人生没有真正的完美,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绪,这场人生你就已经赢了一大半”。这样的价值观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及“横渠四句”所宣扬的价值观当然不同,显得不够积极。
但同样要看到,蔡澜的宣扬在社会流传过程中从未与“游戏人生”“躺平”这样的真正消极主义为伍,也没有被后者当成旗帜或者武器大肆利用。他的话更多是被人们在过度紧张和面对失败想不开时用来自我劝慰,帮着自我解脱。因此他的许多“消极言论”对人们实际起了积极作用。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充满矛盾的,儒道两种价值观在从不同方向帮助实现国人的精神平衡。蔡澜是名人,有钱,他最后看轻名利,劝慰人们各得其乐,其作用即使是复杂的,但肯定不应被武断做负面的定性。
▲蔡澜的作品。
除了上面这些,老胡想说,蔡澜西归后,引起了这么多评论和争议,这反映了现实中人们存在的精神矛盾和困惑,每一种主张都有他们的现实渊源。但是我想提醒的是,不要拿蔡澜过度借题发挥,这种发挥走向极化时,出现一定的荒谬就是难免的。蔡澜经历了香港繁荣而矛盾的时代,他本身是复杂的,但他配得上是香港那个时代文化的符号之一。-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