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9 | 來源: AI寒武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馬斯克 | 字體: 小 中 大
患有ALS且無法說話的布拉德(Brad): 過去六年因依賴室內眼動儀而無法出門。現在,借助Neuralink,他可以帶著孩子去公園,用思想控制電腦與世界交流
亞歷克斯(Alex): 通過腦機接口,不僅能玩“石頭剪刀布”游戲,還能實時控制屏幕上的虛擬機械手做出精細的指關節動作
發布會展示了驚人的壹幕:利用亞歷克斯的實時神經信號,壹台特斯拉的擎天柱(Optimus)機器人手同步做出了相同的動作。馬斯克進壹步透露,未來用戶將能夠通過意念“棲身於”整個Optimus機器人,實現全身的遠程臨場,或為失去肢體的人安裝功能強大的機械義肢,如同《星球大戰》中的場景
技術核心:垂直整合
Neuralink的飛速進展,得益於馬斯克的“垂直整合”模式——從芯片設計、電極制造、手術機器人到軟件算法,所有核心環節全部自研自控
植入物(The Implant):當前在用的N1植入物已實現完全無線、隱形植入。它如同壹個微型“腦內基站”,采集數千個通道的神經元信號,並通過無線電發送出來。團隊將這壹過程比作“將生物神經網絡與硅基神經網絡(機器學習模型)相連”,本質上是首次擴展了大腦的基底。其下壹代S2芯片已為“盲視”項目優化,具備更強的刺激(寫入)能力
手術機器人(The Robot):第壹代R1機器人植入每根電極線需要17秒。而全新的下壹代機器人將這壹時間縮短了11倍,僅需1.5秒。同時,其機械臂的運動范圍和植入深度也大幅提升,可兼容超過99%的人群,並能將電極植入大腦皮層下50毫米的深層區域,為治療更多疾病鋪平了道路-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