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30 | 来源: 真实故事计划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列市港妇杀夫 | 字体: 小 中 大
图源电影《酱园弄》丨章子怡在影片中
叙事权力在各方之间流转,就像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让亨伯特垄断了叙事,真实的多洛蕾丝被消音,詹周氏的故事同样被各方诠释、扭曲、再诠释。但在公共舆论场中,詹周氏的故事,唯独从未属于徐平在大丰农场见到的那个平凡的老太太。
徐平后来走访酱园弄的邻里,意外得知詹周氏在后来改名周慧珍之外,还有一个邻里间互相称呼的名字:春兰。
春兰年轻的时候,在人眼里“蛮漂亮的”,不同于人们后来期待又大失所望的“当代潘金莲”形象。春兰的本性也并不暴戾。据说,提篮桥狱中,她被安置在绣花组,手很巧,绣花又好又快,是女犯中的佼佼者,还和比邻的女犯们相处融洽。
1990年,春兰将近80岁。7年前从托儿所退休,每月退休金有100多元,干儿子、女儿们住在隔壁,会抱着孙子孙女上门,劝她别太节省,也多吃吃肉。春兰自己的爱好,除了小孩,则是每天打打麻将。
春兰人生里唯一的波折,是那场婚姻造成的长期压抑和绝望。警察来时,她等在家里,没有逃跑。从她的性格、困境和后来的人生来推测,这一等待说明,她的内心已经解脱。
久陷舆论风波,春兰也许由此而诞生一种智慧。面对徐平的提问,她回答道:“和詹云影相处一场,也全是缘分,后来出了那样的事,怕也是缘分已尽。”她的沉默,是对记忆的保护。
私人生活之外,春兰曾经是另一个符号,一个被无数人诠释的“詹周氏”,而她自己的想法、感受,永远消失在历史中。
撰文|刘思聪-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