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1 | 来源: 深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产品召回 | 字体: 小 中 大
6月28日上午,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内,大量旅客正在办理值机手续。
与往常不同的是,楼内防爆检查通道、值机区域以及安检通道等位置,纷纷设置了“携带充电宝乘机须知”告知牌,告知牌明确提醒乘客:无3C认证标识、3C标识不清晰或属于召回批次的充电宝,禁止携带登机。
而在安检通道前的“充电宝自弃筐”内,不少充电宝被旅客自弃。这些充电宝大多没有“3C”认证,其中还有一部分属召回批次。自弃筐上贴有文件,列举了需被召回的充电宝品牌和型号。除罗马仕(ROMOSS)和安克(Anker)两个品牌外,还有近40个品牌、60余个型号的充电宝被禁止携带登机。
据悉,此次按照民航局“新规”执行检查的仅限搭乘国内航班的充电宝,相机、无人机等设备仍按原标准执行,国际航班也按原标准执行。如旅客携带了不符合新规的充电宝,可选择自弃、由家人带回或通过寄快递等方式处理。
此外,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机场内,也正发生着上述情形。而此番举措背后,是移动电源行业近期频繁被曝出的安全问题。
过去半个多月,一场风暴席卷了整个充电宝行业:6月13日起,北京多所高校下发通知,要求师生排查并舍弃罗马仕20000mAh充电宝,理由是该型号在使用过程中较其他品牌更易发生自燃或爆炸。
6月16日起,罗马仕与安克相继发布紧急召回公告,宣布将分别召回49万余个和71万余个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创下国内充电宝召回规模的新纪录。两家企业披露的召回原因均指向电芯缺陷,这些产品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异常发热甚至燃烧风险。
从高校专项排查到机场禁运新规,充电宝安全问题持续发酵,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这一系列事件犹如一记警钟,暴露出千亿级移动电源市场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促使行业重新审视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快递拒收、航班拒运,充电宝陷安全危机
伴随着充电宝召回事件不断发酵,中国民航局也发布了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以及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作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至少发生过15起旅客携带充电宝在飞机上起火冒烟事件。比如,今年3月,一架从杭州飞往香港的HX115航班在途中发生起火,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BEA)报告指出,起火源为一块发生热失控的充电宝,型号为20000mAh,品牌为罗马仕。
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数据显示,针对罗马仕的投诉近2500条,涉及鼓包、发烫、充不进电等问题。
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危险品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韩一秀介绍,常见的充电宝内部大多采用锂离子电池,而锂离子电池被国际标准列为航空运输第九类危险品(联合国危险品编号UN3480)。其化学性质较为不稳定,即便在地面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一旦操作不当,也可能触发锂电池热失控,进而使充电宝出现冒烟、起火的情况。
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机舱内的压力和温度并非恒定,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再加上飞行过程中不时出现的颠簸、振动等情况,这些环境变化会显着增加锂电池热失控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充电宝冒烟、起火的概率。
6月21日,刘杰得知安克充电宝召回的消息后,立即在交易平台提交了申请。客服审批通过后,给他寄送了一个“保护袋”,并短信告知他快递员将上门取件。然而,快递公司随后致电告知他,充电宝属于违禁品,要求取消订单。
一时间,刘杰不知该如何处置手中这块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至今它仍放在家中。-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