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1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4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香港 | 字體: 小 中 大
盡管擁有多年工作經驗和碩士學位,阿楓壹直不能重新獲得繼續從事社會工作的執照。
她曾在獄中和獲釋後申請復發社工執照,盡管有以前的教授和同事的推薦,但均被拒絕。
“我覺得我承擔了我的責任,”她說。“我現在想move on(重新開始),重新投入社會。”
她目前在壹家豪華酒店當禮賓員,但表示會繼續申請社工執照。雖然很多朋友都移民了,但阿楓決心留下來。她不後悔。
“我對香港有很深的感情,”她說。“希望有壹天它可以變好,可以好壹點。”
失去的機會
陳枳森被捕入獄時年僅20歲,罪名是串謀煽動顛覆罪。他曾是壹個學生團體的負責人,該團體引起當局的注意是因為他們在街頭擺攤散發傳單,警告人們,政府用來追蹤新冠病毒接觸者的手機應用程序可能被用於監控。
出獄後,他壹直在試圖彌補獄中失去的兩年時間。
壹些過去的朋友與他刻意保持距離。壹名曾有加入公務員隊伍計劃的朋友給他發過短信,但沒有與他見面的打算。最終,他們停止了聯系。
許多曾與他壹起爭取民主的同齡人都已開始關心別的事情。在高中同學聚會時,昔日的同窗討論買房子、生孩子的計劃時,他只能沉默不語。
陳枳森壹直試圖彌補在獄中失去的兩年,但因為朋友們開始關心別的事情,他覺得自己被甩在了後面。
“他們都完成degree(學位),做到他們想成為的人。但好像我無法成為我想成為的人,”陳先生說。
為了攢錢繼續深造,他打過各種各樣的零工,當過搬運工、餐館服務員,還當過視頻編輯師。他還拿了建築工人執照,以備大學因案底而拒絕錄取他時,能有壹條出路。
他現在正在攻讀媒體與文化方向的學位,希望用制作視頻和紀錄片的方式來見證這座城市的變遷。“我可以讓人們看到我眼中的香港,”他說。
不得不沉默
軟件工程專業畢業的崔先生出獄後,發現香港已變得與他記憶中的樣子大不相同。
崔先生要求本文只給出他的姓。他因暴亂罪入獄近兩年半。獲釋後,他最初曾想公開揭露監獄中的惡劣條件,但朋友們警告他不要那麼做。
讓他感到沮喪的是,許多曾和他壹起抗議的人似乎已擱置了政治理想,甚至頻繁往返內地工作旅游。
讓崔先生感到沮喪的是,許多曾和他壹起抗議的人似乎擱置了當初的政治理想。但在不再容忍異見的香港,他也學會了開始自我審查。-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