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1 | 来源: 极昼工作室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一家浙江的橘子罐头厂老板是她微信里最重要的人之一,对方仍愿招她进厂工作。当小时工一天150块钱,计件制多劳多得。她以前都是按计件拿钱,这两年许芳觉得自己速度下降,比不上年轻人了,开始主动要求做小时工。
但罐头厂每年只在用人高峰时才会对她“网开一面”,平常不需要那么多人。近几年,许芳基本9月半时候去,干到腊月间,回来不耽误过春节,已经相当满足了。
只有熟悉的土地对她们没有挑选,干农活也永远是她们打工清单上的保留项目——无工可做时,土地会收留她们。
女工们在农闲的间隙外出务工,但生活的轴心仍然是家庭。一旦家里出了事情,她们得确保随时回去,只能做工期灵活的短工。
不止一位女工提到,支撑她们的最大动力是子女的未来——女工们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期待:希望他们能考上大学,去大城市干净明亮的办公楼里工作。不要重复她们的工厂命运,更不要回到土地,在毒辣的日头下劳作。
读书是下一代最显而易见的跃迁路径。但在人口大省河南,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如今读书也竞争激烈,且不再承诺光鲜未来。
为了能让小孩专心读书,赵炎之前一直做陪读妈妈,女儿到镇上读初中时,她跟着去学校打工,在食堂当做饭阿姨,每个月能赚2000多块钱。现在女儿到了县里最好的高中,说什么都不让她跟着了,觉得她“冒犯了自己的自由”。赵炎觉得女儿怕自己丢人。她有点伤心地说,之前刷短视频,看到人家拍成人礼仪式,有个高中生的妈妈是残疾人,拄着拐杖,但那个学生理直气壮地走到妈妈身边,接她一起走红毯。她说自己也很期待,女儿会不会在成人礼那天,邀请自己一起走“成人之门”。
她做梦都想三个孩子能上好学校,不要像自己错失教育的机会。赵炎说,当时成绩不如她的男生,后面读了中专,从师范院校出来,成了闺女学校的老师。这件事像石子一样硌着她,每次女儿有懈怠,她就会说,“你可不能走我这条路。”
●阿婆从家里带来了一兜子药。 殷盛琳 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