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1 | 来源: 极昼工作室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午休时刻,女工们靠啤酒、短视频和家里来的电话解乏。 殷盛琳 摄
但女工们自己倒坦然接受了回到农活行列的现实,毕竟在农村,能“出去找活”就意味着劳动价值和见识。她们将自己的四季根据作物工期划分得很清晰——每年3月初春,郑红都要去浙江或安徽采茶叶;20天左右的工期结束后,她回家做点零活,有时去附近饭馆给人家端盘子,空闲了也会走远一点,去临近的山东给人家的果园拔草。
夏天,是来江苏拔大蒜的时节,工期很短,回去正好赶上收麦子。等忙完麦子,她就要到甘肃或青海摘枸杞,工期一个月左右;到冬天如果还想出门,可以去摘辣椒,干完回来就进入腊月,可以开始准备过年了。
郑红对自己的婚姻并不满意,觉得当时太仓促,任由家里人安排,年纪到了就着急结婚,选的人不对。她不想女儿也这样,所以即使女儿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工作也稳定下来,在农村的观念里已经算“大龄剩女”,她也坚持不催婚。“我想让她找个自己喜欢的,满意的。”生活的重量郑红更愿意主动接到自己身上。
她向工友炫耀自己的防晒帽、项链,都是女儿给买的。每天到了午休时间,女儿的电话总是第一个打来,和她有说不完的话。郑红说那是她干活最好的动力。
这么多年,她很少有完全放松下来的时刻。有次儿子花2000块给她报了去桂林的跟团游,跟她去摘茶叶的工期撞了,她怕耽误干活,硬要退掉,儿子很生气。她说自己有点后悔,都没体验过正经的跟团游。之前仅有的几次旅游,都是因为要给家里的几十亩地进化肥,厂家安排去考察,顺便请她们到景区玩一玩。邳州临近山东枣庄,有着名的台儿庄景区,她之前考察化肥产品的时候就去那里玩过。
对68岁的阿婆来说,这样的零工农活就是她的“旅行”了。活了大半辈子,她最远去过的地方就是太康县城,去帮忙照顾孙子。直到今年春天,她才第一次出了远门,跟着一个大队的街坊,去南京摘茶叶。当时也是坐了好远的大巴车,她说,一下车就是和河南景色完全不同的南方了。后来她听人家说,茶园里连片的、分层的斜坡叫丘陵。这次来邳州拔大蒜,已经是第二次出门,阿婆说自己一点都不害怕,新鲜得很。
阿婆每次出门前都要跟孩子吵架,不让她瞎折腾,最后还是她家老头发了话,“俺老头说,你妈一辈子在家,再不去都去不了了。”孩子们就没再拦着。
拔蒜开始的第五天傍晚,女工们干完活回来要赶紧收拾行李,她们得分到新的农户家里去了。阿婆佝偻着腰,行动缓慢地收拾她的背包,她首先收好的是写着村镇卫生院地址的塑料袋,里头各种药,都是她日常吃的。阿婆心脏不好,腰和腿都有劳损。“一年光吃药都不知道多少钱。”
虽然几天下来身体极累,但她相信自己一定能撑过去,熬完这个工期。上次去南京摘茶叶,她瘦瘦小小,最后拿到了1460块工钱,“比有些年轻人都摘得多”,阿婆骄傲地说。
夜幕低垂,晚上8点,面包车挤得满满当当,旅店却几乎全空了。杂乱的地面上遍布泥渍、脚印与垃圾,空气里有经久不散的大蒜味儿。在入住的几天里,旅店没做任何清洁工作,打算等她们走了再清理,“反正每天都很脏”。
老板说,今年的热闹算过去了,他的旅店开始等待下一个夏天。
(注:除赵炎、刘保平、海涛外,其他人物为化名。蔡家欣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