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1 | 来源: 凤凰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北京 | 字体: 小 中 大
比利时与中国的关系一直比较稳定,2024年中比贸易额达到258亿欧元,同比增长15.2%。在生物医药、化工、绿色债券等领域,两国合作密切。近年来在中欧贸易摩擦频发的情况下,比利时多次充当调解角色,这次也不例外。
除了政治层面的沟通,金融合作也在加速推进。6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央行举行了首次年度会晤,双方就绿色金融、数字货币监管、人民币跨境支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这标志着中欧金融合作进入了机制化阶段。
欧洲方面特别关注人民币绿色债券的发展。截至2024年底,中国绿色债券存量规模已达1.9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约15%在海外发行,欧洲是主要市场之一。中方希望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欧洲的国际化使用。
但欧盟内部的分歧也很明显。法国希望在干邑反倾销案上达成妥协,以此换取中方在电动车调查上的缓和。德国则更关心汽车出口,倾向于维持与中国的市场关系。
中国采用"议题打包"的策略,以整体谈判方式迫使欧盟内部协调立场,效果相当明显。
国际格局的关键变量
特朗普到底会不会访华,现在成了影响整个国际格局的关键变量。
如果他真的来了,九三阅兵期间将上演历史性的一幕:中美俄三方领导人在北京同框,这种场景在冷战结束后还从未出现过。
从象征意义上说,这将标志着多极化世界秩序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国作为东道主,美国作为传统霸权,俄国作为传统大国,三方在同一个舞台上互动,传递出的信号远比任何外交声明都要强烈。
从实际效果上看,这也可能推动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特朗普如果真的带着企业家团队来访,很可能会签署一批商业订单。-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