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1 | 来源: 腾讯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
问:这似乎是一整套精心设计的故事。他们如何通过语言包装这些现实?
答:完全正确。AI就是一场讲“故事”游戏,而这些故事极其精致、充满诱导性。比如,他们会说数据储存在“云端”(the cloud),这个词听起来轻盈、透明、遥不可及。但现实是什么?是地面上巨大的金属机房,塞满了服务器、高功耗芯片和冷却系统。这根本不是“云”,而是一座座工业怪兽。
这种语言选择并非偶然,而是为了让人感觉AI很干净、很先进、不带任何污染。而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它高度依赖能源、土地、水、人工,同时造成了真实世界的伤害。
问:我们再来说说学术界。很多人可能以为大学是研究AI影响的中立平台。但你在书中指出,学术界其实也受到了科技公司的深度影响,情况是否如此?
答:情况非常复杂。很多大学的AI研究中心,背后都有大科技公司的资金支持。比如,我刚刚在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Stanford HAI)做了一场演讲。这是一家资金极为充裕的研究机构,其中大部分资金都来自科技企业。
这会产生一个问题:即便学者本人还留在大学任教,他们也可能因为数据、资源、合作机会的获取,而不得不和这些公司保持密切关系。长此以往,研究的独立性被侵蚀,声音趋于温和,批评逐渐减少。很多学者本来希望从社会责任、伦理视角来审视AI,但在这种企业主导的学术环境中,他们也倾向于强调AI的“潜力”,而尽量回避它的负面后果。
这不仅影响学术研究的质量,也让公众更难获取真实、全面的信息。
问:你还谈到过政府在AI扩张中的角色,比如美国政府和科技巨头之间的共生关系。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答:现在不仅硅谷的公司处于“帝国时代”,美国政府本身也进入了“帝国建设阶段”。
它们互相利用:企业希望借助政府,把自己的技术扩展到全球;而美国政府则希望借助这些公司巩固自己的地缘政治优势。
比如,OpenAI最近推出了全球合作倡议“OpenAI for Countries”,意图成为全球不同国家AI基础设施的“底层供应商”——不仅是软件,还包括硬件。为了推广这个计划,这家公司就需要美国政府出面牵线、达成合作。
问:你提到了“由下而上”的变革路径。但在当前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AI时代,普通人真的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产生影响吗?
答:我相信是有可能的。在书中我也提过一个真实案例:智利的一群水资源维权者。他们居住在智利一个资源紧张的小镇,在全球权力体系中可以说处于最底层——他们生活在全球南方,在本国又属于经济边缘群体。
但当谷歌计划在当地建立数据中心、抽取淡水资源时,这些居民意识到:这些水原本就是属于他们,谷歌无权以“投资”之名强行使用。他们组织起来,从地方社区抗争升级为向谷歌智利公司施压,最终直达谷歌总部,并促使智利政府官员亲自出面调解。
问:这个案例确实很鼓舞人心。你觉得对美国民众来说有什么启示?
答:这个故事尤其值得美国人深思。美国各地的地方政府常常为了吸引大公司,提供巨额税收减免,允许建设数据中心、工厂或物流设施,美其名曰“推动发展”。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当数据中心建成后,用水量暴涨、电力负荷上升、住房价格上涨、学校与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就来了,而大公司却未必会带来足够的高质量就业。所以我觉得,美国民众也应该学习智利人的做法,质疑那些“经济繁荣”的故事,看清它们背后实际的利益分配和由此产生的后果。
问:你在书中还提到另一个城市,最初欢迎数据中心,后来却彻底禁止它们了,能说说那是什么事?
答:那是亚利桑那州的一个城市。起初,当地政府非常欢迎苹果、谷歌等公司建设数据中心,因为他们被承诺未来这些公司会在当地设立更多的办公设施,提供优质的白领岗位,比如软件工程师、研发人员等。
但现实是:这些承诺根本没有兑现。数据中心建成了,却没有带来高质量就业,也没有刺激本地经济复苏。反而占用了大量土地和水资源,引发当地居民的抗议。最终,这座城市出台政策,完全禁止数据中心新建项目,成为全美极少数拒绝数据中心的城市之一。
问: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说——如果公众不加警惕地接受这些AI故事,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剥夺权利,直到为时已晚?-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