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1 | 来源: 刀锋时间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用10年积累换30年往事
《马路吉他队》以上世纪70—90年代的天津为背景,讲述个性十足的卫星、阚大路、高冷、小彬彬等普通人的故事,从底层还原一代年轻人与音乐紧密相连的“光荣与梦想”。
为何从这30年的历史切入?天下霸唱对《新周刊》解释道:“因为它恰恰见证了中国流行音乐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并历经‘三起三落’的关键蜕变期。这个时代本身就最具代表性、最具标志性,或者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天下霸唱将1970年代看作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中国还没有真正形成现代流行音乐的概念;在此之后,流行音乐开始融入更加多元的元素,不再仅仅单纯地模仿和学习海外。
经历了市场的大浪淘沙和残酷检验,中国的流行音乐土壤最终孕育出备受追捧的原创力量与国风音乐,并逐步走向互联网时代。他因此认为,这30年承载了中国流行音乐产业从零起步、历经风雨到走向成熟的完整轨迹,“这个时代背景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
作家天下霸唱。 (图/受访者提供)
相较天下霸唱的过往着作,这样的题材无疑是全新的,“它更需要聚焦于流行音乐圈本身的细节”。于是,他着重将音乐人——包括玩音乐的、创作音乐的,以及靠这个圈子谋生的人们——特有的生活和工作细节融入小说,“以此来构建作品的真实感”。
对文艺创作者而言,实地探访和采风是获取“细节”的有效方式。在天下霸唱看来,这些工作最好不是“临时突击”,而是建立在长时间的积累之上。通过对中国流行音乐圈长达十余年的关注,他接触并记录下了“许多圈外人难以想象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行业内部真实”。
“最让我意外的发现之一,是关于那个年代在酒吧、歌厅演出的乐队内部收入分配规则。”
圈外普遍认为,乐队里收入最高的是最红的成员,如主唱或吉他手,或者所有人平分收入。但多位业内人士告诉天下霸唱,当时行业里有一个普遍遵循的规则:键盘手往往拿着最高的基本工资。
“原来,键盘手承担了最繁重的基础工作——他们需要反复听磁带,将乐队要演奏的曲目乐谱逐个音符地‘扒’下来,然后还要根据乐队的特点进行改编和编曲创作。这份工作是整个乐队演出的基石,要耗费巨大精力,因此,得到了同行公认的价值认可,在基本工资标准上享有最高的份额。”
天下霸唱还了解到,乐队成员当年还有来自观众的直接收入,如收到的礼品、花篮、现金打赏等。这部分额外收入的分配相对灵活,并没有统一标准:有时会平分,有时则归个人所有。-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