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1 | 来源: iWeekly周末画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我的电影语言几乎都更波兰,而不是更日本。记得刚回到日本的时候感觉怪怪的,那时我已经拍了五部剧情片,但日本人总是说,你的电影是欧洲的,是波兰的,我们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可当我在波兰拍片,每个人又都说你的短片太日本了。我就像片中的女孩妮基一样,欧洲和日本,一半一半。
《远山淡影》剧照
您能介绍一下拍摄影片《远山淡影》的背景吗?您是如何与作者石黑一雄相遇的?原着小说中的什么元素最吸引你去改编,是叙事结构、人物、历史事件或其它?
我是石黑一雄的书迷,他所有的书都很棒。我不得不承认,第一次接触他的作品,是观看小说《长日将尽》改编的电影。我说过,我的父亲是个电影爱好者,当时他告诉我这部影片很棒,但它很英国化,原作者是石黑一雄。我疑惑于这是怎么回事,毕竟作者是个日本人。那之后,我就一发不可收拾,尝试去读他所有的书,找到了这本故事发生于日本的首作。将它拍摄成电影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这是个有趣的故事,又以日本为背景,对我来说更容易实现拍摄。
这部作品中有和你的私人体验产生共鸣,让你产生拍摄渴望的部分吗?
《远山淡影》的主题关于原子弹和战争,以及家庭关系。它让我想起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所有这些元素都很有吸引力。但同时,它的门槛太高了。我们这一代不再谈论战争和原子弹,所以影片关于战争的主题对新一代来说是很陌生的。现在看很有意思,但也许我们不该去触碰它。人物间的特殊关系也让我们产生思考,它确实很棒,我们现在却又不能遵循这种方式。考虑到现在已是战后80年的世界,我不知道我们是否会失去聆听几代人故事的机会。幸运的是,我的上一部电影相当成功,给了我信心去尝试。这就是这部影片的起点。
你和石黑一雄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第一次见面是我写完剧情大纲,把它发给石黑一雄先生,他立即做出反应,说我们见一下吧,是通过Zoom视频的。我原以为只是一个问候性的会议,但他马上进入正题:这很棒,但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中间还有一些错误和缺点,也许我们可以修正它。就这样,我们讨论了三、四个小时左右。后来,我带着上一部电影去威尼斯电影节,石黑一雄先生恰好是评委之一,我们试图约见,但不幸的是他得了新冠,最终没能见面。再往后就是我写剧本时访问了英国,我们进行了一整天的剧本会议。他与我们始终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合作。
他给了你一些关于内容和叙事结构上的建议吗?
是的,我们讨论了想要改变的部分。这本书通过母亲悦子的回忆口吻来讲述,更像是她的忏悔。但我想靠近今天的观众,所以觉得将女儿妮基选作主角比较好,因此它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石黑一雄先生对此也很赞同。我们觉得,最后的叙事结构可以比书中更清晰,因为这是一个关于妮基寻找真相的故事,她一点点发现真相,并有了改变。根据这一点,我们稍微改变了故事情节。
影片中也讲到原子弹和反核武器的内容,但又不仅仅是关于这一主题。在写故事情节时,我曾提及切尔诺贝利,认为是时候讨论这一话题,但石黑一雄先生说,这可能有点太直白,如果朝这一方向去呈现,观众会认为整部影片都关于核武器。他建议我考虑“绿色和平和公共运动”的方向。我去研究了一下,发现它非常吸引人,特别是涉及到女性群体 —— 参与一场核军事基地的示威活动时,她们还唱着歌。因此我采用了这个运动的元素,主题很快就不仅局限于“反核”,而是扩展到多元化、移民、女权主义等等议题。这些新的价值观与当下的观众能够产生共鸣。从此,创作变得非常顺利。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