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2 | 來源: BBC中文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柴靜 | 字體: 小 中 大
???????
柴靜因“零距離”報道2003年非典(SARS)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調查記者和主持人。
之後,服務於中國官媒中央電視台的她將報道重心轉向底層人群的命運以及對民主法治的叩問,獲得“公知”的的稱號,但她則稱自己為記者及作家,而非公知。
帶著這些光環及注視,柴靜出走國家媒體,成為了壹名獨立媒體人。2017年,為了持續自己的新聞工作,她出走歐洲。
今年5月,柴靜10年前出版的自傳體書在中國以“品質問題”被下架, 也讓她再次回到輿論浪尖。近日在接受BBC訪問中, 柴靜回顧贰拾多年的媒體生涯說:“你也可以說,是被逼出來的,對吧? 所有你能依附的條件都不存在時,真正的考驗是你真的獨立嗎? 你真的想幹這個活嗎?”
從2003非典大疫到圖中的2020年武漢新冠疫情封城,柴靜的報道不斷拷問人性。
中國央視:調查記者的起點
1976年,柴靜出生於山西,在湖南完成大學學業後投身媒體,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電台主持人。
2000年,壹通來自陌生人的電話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柴靜曾提及,那通電話來自中國中央電視台知名制片人陳虻,邀請她加入讓很多人仰視的央視。“面試時陳虻問我,做新聞關心什麼?我說關心新聞中的人。這是我們互相選擇的原因。”柴靜說。
她的第壹份工作是主持《東方時空》新聞節目,在亦師亦友的陳虻及前輩崔永元等人的指導下,開啟了在央視的職業生涯。多年後她曾向日本東京大學教授鈴木將久坦言,在《東方時空》期間,她雖勤奮工作,卻感到格格不入:“因為為了獲得坐在主播台上的安全感,並不困難,但還是會覺得哪裡不太對……也有可能就是離‘人’遠了,因為你坐在演播室什麼都看不到,接觸不到現實生活……”
2003年,柴靜調至央視知名調查節目《新聞調查》,她參與的首個報導項目便是席卷全球的非典疫情。她與團隊深入醫療前線,成為首位在人民醫院“零距離”采訪病患與醫護人員的記者,記錄生命與病毒的抗爭及背後的人性挑戰。報導大獲成功。同年她被《南方都市報》評選為年度風雲記者,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調查記者和主持人。
柴靜將央視的成功部分歸功於當時較寬松的媒體環境及團隊與前輩的砥礪。她在近期影片中分享這樣壹段往事:非典疫情過後不久,剛上任的中國總理溫家寶探訪央視,對包括她在內的央視媒體人說:“記者要對人民有感情。”柴靜憶及當時在交流中對溫家寶說:“我們記者自認為有感情,但新聞調查節目有時壹年有叁分之壹的成品不能播出。”對此,溫家寶則以壹次下鄉與貧農的偶遇回應。-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