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7-02 | News by: BBC中文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柴静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柴静与恐怖攻击的受难者家属会面。移居西班牙没多久,她所在社区便遇到恐怖攻击,造成多名无辜死伤,激发她对此议题的调查冲动。
柴静特别提到,一部点阅近百万的“文革”影片对她意义非凡。这部影片讲述清华大学物理系创系主任叶企孙在“文革”中的遭遇。在叶企孙侄孙的协助下,她将叶教授未公开的“文革”日记与照片在海外重现,重述其一生。她形容这如“手工艺”,与商业无关,而是在因缘际会下“完成”故事,像是“画好了一个圆”,“织补了”历史的缺漏,让她感到满足。有人称,科幻小说《三体》中的叶教授以叶企孙为原型。
她说,很多议题,包含“文革”、“六四”或薄熙来打黑的事件等等,当时在央视工作时没有空间说尽,如今人在海外作独立的自媒体人反而有了空间,可以补述这些事情带给她的影响或她没说尽的观点。
至于有关对敏感议题的忧虑,她则告诉记者说:“就像《陌生人》中一位受访对象说的,一个社会有禁忌就不健康了:‘因为会有人去操弄这个禁忌’。所以,任何社会都应该有人平静、诚实、公正地叙述禁忌。当你把问题问对了,答案就呈现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你不需要什么新方案新措施,你把问题说明白了,答案就有了。”
然而,触及“禁忌”是否要付出代价?譬如,会不会因此无法回国?柴静说:“我对新闻工作者的宿命很早就看得很清楚。我做《穹顶之下》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清楚后果。我不左转、不右转、不后退,也不加快步伐,只是按自己的脚步走。”-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