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3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關稅 | 字體: 小 中 大
距離7月9日所謂“對等關稅”談判截止日不足壹周,當地時間7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专题)宣布,已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他在社媒發文稱,越南所有對美出口商品將面臨至少20%關稅,同時對美國“完全開放市場”。
新稅率遠低於特朗普4月最初宣布的關稅稅率46%。港媒《南華早報》3日報道稱,這份貿易協議結束了叁個月來的不確定性,也讓壹些在越中資企業松了口氣。
越南分析師與商界人士對《南華早報》表示,在美越協議達成後,大多數中國出口商可能會繼續在越南運營。因為在企業看來,最終關稅稅率水平在可控范圍內。
在越南北部經營紙板箱印刷廠的中國商家彭先生(音譯)告訴港媒,關稅談判結果比他的預期要好,自己的企業應該可以繼續在越南運作下去。
彭先生說,2018年特朗普在首屆總統任期對中國征收關稅後,他的許多客戶開始向東南亞轉移,於是他也從中國廣東遷至越南第叁大城市海防市。
在投資2000萬元人民幣(专题)建立新工廠後,去年彭先生的公司終於開始盈利。過去的叁個月裡,由於擔心46%的關稅生效,美國客戶紛紛提前下單,訂單量激增。
“由於特朗普的政策,我已經投入了大量資金搬遷到越南,就算他把關稅提到46%,我也不會再搬了,”他說,“大不了和美國客戶分攤關稅成本。”
根據特朗普的聲明,協議還規定,若商品來自第叁國、經由越南中轉再出口至美國,將被征收40%的關稅。此舉意在打擊利用越南規避美方貿易壁壘的行為,但目前尚不清楚具體將如何實施。
越南咨詢公司Seamakes的商務顧問劉傑(音譯)表示,在美國4月宣布對等關稅計劃後,大多數在越中資企業都決定留下,“離開越南的出口商多是從事簡單貨物轉運的企業”。
他補充說:“這對在越南有注冊工廠的中資企業而言是個好消息。他們為越南的經濟和產業發展做出了真正的貢獻。20%的關稅也是他們期望的最好結果。”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高級研究員瑪麗·洛夫利(Mary Lovely)還指出,對越南轉運問題的擔憂可能被誇大了,“中國對越出口增長,其中很大壹部分是為支持越南制造業的原材料,並非單純為避稅的‘轉運’。”
Dezan Shira amp; Associates事務所的商業顧問丹·馬丁(Dan Martin)認為,“‘轉運’在貿易中是壹個模糊且常常被政治化的術語。其定義以及實際執行方式,都將影響美越貿易關系的未來。”
《南華早報》指出,越南是第壹輪中美貿易戰的“早期贏家”,多年來吸引了服裝、電子和家電行業的大量中國制造商。這種轉變加速了越南的經濟增長,使該國成為出口強國。
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越南的出口增長近叁倍,從當年的不到500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約1370億美元,占其總出口的近叁分之壹。而同期美國對越南的出口僅增長約30%,從2018年的不到100億美元增至去年的略高於130億美元。
這也使越南成為美國施壓的目標。美國官員時常炒作越南對美國的大量貿易順差,並指責該國允許大規模轉運中國商品,試圖將之重新定義為“非法轉運”。
今年4月,特朗普宣布征收所謂“對等關稅”,其中對越南的稅率為46%。 經過長達叁個月的談判,越南成為第贰個和美國達成協議的貿易伙伴。但和第壹份美英協議壹樣,這份協議也只是壹份框架性文件,並非最終敲定的貿易協定。
路透社注意到,越南政府在壹份聲明中祝賀雙方就貿易框架聯合聲明達成共識,但未確認具體關稅水平。而特朗普所說的20%的關稅將適用於哪些產品,是否部分產品的總稅率會更高或更低,目前也尚不可知。
特朗普在貼文中還特別提到,美國的越野車和大排量汽車有潛力成為越南市場的暢銷品,將成為“越南產品線的精彩補充”。
但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洛夫利則表示,考慮到兩國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巨大差距,她認為,許多美國出口商品並不適合越南市場。
“我認為越南不太擔心美國商品湧入沖擊本土企業,這或許是他們同意對美商品零關稅的原因。”她說。
路透社早前曾披露稱,在談判期間,美國向越南提出了“壹長串強硬”要求,其中包括迫使越南減少對中國工業進口依賴。
壹位了解談判情況的人士說,華盛頓希望越南的工廠減少使用來自中國的材料和零部件,並要求越南更謹慎地控制其生產和供應鏈。消息人士稱,如果美國的要求得到滿足,將會對這個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構成嚴峻挑戰。對於亞洲各國來說,切斷對華供應鏈“需要幾拾年”,且代價巨大。-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1d3efa3000000001000be66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