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3 | 来源: 新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图/@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如今在网络环境中,谈到“接住”时,往往伴随着感人的人际互动。例如今年5月,演员周渝民在谈大S时,就谈到“我精神不好的时候,熙媛接住了我”。2005年,周渝民因为患上抑郁症,在独自开车时突然情绪崩溃,发生车祸,大S则在第一时间赶到,不顾偷拍的镜头,跪在碎玻璃里紧紧抱住周渝民。
但正如同“托举”一样,备受追捧的“接住”叙事,也掩盖了某些深层的问题。周渝民的抑郁症并非个人基因使然,反而和身处的环境密不可分。他曾说他在娱乐圈“看到太多为了目的不顾一切向上爬的人”,而自己却是“默默干事”的人,所以在圈子里总是受欺负。他的抑郁症与在演艺圈面临的高压状况不无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力渲染大S如何“接住”他,二人的私人感情如何深厚,其实是将系统性创伤个人化。
近期热映的电视剧《难哄》里,也有类似的关于“接住”的桥段。女主角温以凡说,遇到男主桑延后,“梦游变少了很多,好像压力也变得不重要了”。她一边哭泣,一边感谢男主“不管怎么样你都能接住我”。男主角也霸气回应:“不管怎么样,我都会接住你。”
(图/《难哄》)
但问题在于,温以凡的梦游和压力,一方面来自于父亲去世,母亲重新组建家庭,导致她长期寄人篱下,在大伯家中不受待见;另一方面来自于长期受到性骚扰。
这显示出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呵护中,对监护失职的审查程序有所缺失,像温以凡这样的寄养儿童变成了制度下的孤儿。
温以凡以及周围的多名女孩都长期受到骚扰却长期没有获得帮助,心理问题也没有得到识别,长期以来只能自我消化,这都显示出社会面对性骚扰时应对机制的不足,也暴露出公共心理卫生服务的缺失。
温以凡的困境在现实中是可能出现的,然而,遇到像桑延这样能够及时“接住”她和治愈她的个体,却常常是偶然。故而,我们既需要他人的“接住”,更需要制度的兜底;既需要浅层的感动,更需要深层的变革。
(图/《难哄》)
情感不该异化为“情绪价值”
“托举”与““接住”,这两个与肉身救援密切相关的动作成为热词,或许恰恰反映了当下年轻人正处于某种需要救助的困境之中。
日本评论家宇野常宽在《〇〇年代的想象力》中提到,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性胜利,以电视剧《鱿鱼游戏》、电影《饥饿游戏》为代表的“大逃杀”文艺范式反映出当下许多年轻人的心态。为求个人生存而相互杀戮,已经成为人们接受的现实。人们意识到,如果不做什么,就“会被社会杀掉,须以己之力努力生存下去”。-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