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3 | 來源: 新潮沉思錄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文 | 褐色鳥群
近來熱映的電影《醬園弄》引發了諸多爭議。這部從誕生起就因全明星陣容、民國奇案題材而備受期待的大片,上映後卻並未收獲應有的票房與口碑。恰恰相反,全明星陣容不僅沒有如預期般帶來票房號召力,反倒因為片子在敘事邏輯、價值表達等方面的諸多問題,既拉低了主角本就不多的路人緣,也讓本片從壹開始精心宣傳的“女性覺醒”陷入到“虐女”的輿論漩渦中,不少觀眾認為影片過度渲染女性遭受的暴力與苦難,卻缺乏對苦難背後社會根源的深入探討。
不僅如此,有評論者也從主角詹周氏的真實人生經歷出發,細致對比了影片對其經歷的片面截取與故意刪改之處。客觀而言,殺人故事本身並不離奇,離奇的是詹周氏殺夫壹案先後經歷了汪偽政權、蔣介石政府、新中國叁個歷史階段,最終在人民政權的庇護下,她得以安然活到90歲。但影片卻將重心放在展現本不復雜的案件及破案過程上,這種敘事選擇背後,暗藏著主創們難以言說的“用心良苦”。
當然,這些角度都可以成為分析電影的切入點。不過,筆者認為,以上批評還遠遠不夠到位。本片在創作中刻意篡改歷史細節、畫面充斥獵奇元素,上映之後又引發粉圈內斗、惡俗營銷等爭議。種種亂象的背後,固然有主創團隊及資方的私心算計,更值得警惕的是壹個極少被輿論提及的核心問題,女性故事正在成為壹門生意,壹門服務於城市宣傳、資本牟利的生意,而與任何真正的社會進步、價值正確與公平正義毫無關聯。
那麼,這門生意究竟是如何運作的?筆者認為,其核心邏輯之壹,便是以女性主義為光鮮幌子,行城市宣傳之實。這可以被稱為中國特有的“城市女性主義”:特定城市的文化資本嫻熟地移植那些或淒慘或歡樂的女性故事,將其包裝成具有普遍性和“正確性”的歷史敘事。(免噴聲明,本文的討論只針對“城市女性主義”電影,不討論“女性主義”本身)-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