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3 | 来源: 时尚COSMO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这20秒是一串致命连环问,完整台词是:
“谁才是黑社会?谁在栽赃,谁在陷害?负责人的检察官被撤下,换上一位无视法律的,合法的辩护律师被打成黑社会,定案的证据经不起推敲,证人的证词不断反复,证据链根本无法闭合。这样的案子这么着急开庭,是因为什么?政绩吗!”
台词文本振聋发聩,台词表达情绪饱满、铿锵有力,极大信息量被传达的同时人物也得到塑造,张文菁很幸运,遇到了会写的编剧与会演的演员。
董晴这里的处理非常妙,虽然台词密度和信息量大,但她没有选择降速或者用苦大仇深的方式讲述传达信息,而是高语速有节奏输出,造成了诡异的场面:逻辑清晰的律师,却穿着狱服略带憔悴地坐在铁栏杆后,姿态正气凛然且愤怒,却说着控诉公检方的话。
台词劈头盖脸一般砸过来,观众和指导小组都只敢全神贯注听她说话,这起到了一种让人不得不重视的威慑效果,你会自然相信:这个律师不一般,这个案件有隐情。调查故事因她在法庭当众喊冤开始,由她坚决反抗而推进,虽然是个配角,但绝对是戏眼,编剧很爱她。
同时,只是一小段的表演,似乎已经勾勒出了角色的立体画像。你可以想象她日常的性格与当下糟糕的处境:一个优秀的,有能力的,认真严谨的,坚决追求正义到“以身殉法”的负责任律师,被打成黑社会,忍辱负重认罪只为了在开庭日发声,引起更多注意。
高信息量台词+精准表演自然碰撞出角色的悲壮感,留给观众无尽想象空间,共情效果拉满。角色魅力尽展获得喜爱,观众开始为她的命运担忧,对剧情产生好奇开始追剧。
会写的编剧遇到了会演的演员,让张文菁活了起来,这是1+1>2的结果。-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