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3 | 来源: 虹膜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因为侏罗纪IP最核心且无法解决的缺陷,就在于其基石元素——奇观感或敬畏感的消磨。
1993年原版电影的力量根植于一个史无前例的、令人惊叹的时刻:观众与角色一同首次目睹活生生的恐龙。这种敬畏感是影片的情感核心。然而,一旦恐龙在电影世界中成为已知事物,这种魔力便再也无法重现。之后的核心冲突便不再是关于创造生命的行为本身,而是关于对这些造物的管理。
主题不可避免地从「人与自然的不可预测性」转变为「以恐龙为道具或武器的人类内斗」。这种转变需要更通俗的反派(邪恶公司、军人、黑市商人)和更平庸的动机(贪婪、权力),从而迫使场面不断升级,以及失控。
而且该系列的智识内核也在不断退化。最早的《侏罗纪公园》(小说和电影)是建立在复杂思想之上的科技惊悚片:以混沌理论比喻不可预测性,警示科学领域中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以及探讨「能做」是否意味着「该做」的哲学问题。
续集系统性地简化了这些主题。对资本主义的复杂批判被简化为打倒一个简单的「邪恶公司」,而后续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对动物权利和武器化的讨论,则沦为赶时髦和浅尝辄止。
最新这一部,企图引入「科学属于谁」这个命题,但还是太潦草了。杂交恐龙的伦理问题也没有任何展开,虚有其表而已。
所以《侏罗纪世界:重生》的核心症结,除了一些技术性的毛病,更多是在于它无法克服这个系列的结构性bug,掉进了某种无法克服的循环。
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生」,只是在旧日的尸体上招魂。
一次真正的「重生」需要彻底放弃这种模仿和升级的循环。 尽可能在今天的世界里找到一个全新的故事来讲述,它由一个具备智慧和哲学矛盾性的主题所驱动、融合了充满巧思的恐怖奇观,这才是《侏罗纪公园》真正的DNA。-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