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3 | 來源: 潛望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減肥 | 字體: 小 中 大
面對禮來的強勢追擊以及Semaglutide(司美格魯肽)專利即將到期的雙重壓力,諾和諾德正展現出多條應對思路。從其近期的產品推進節奏來看,叁大方向已初現端倪:其壹,公司正加快推動口服版Rybelsus的高劑量適應症布局,意在提升對注射劑產品的互補性與患者依從性;其贰,Wegovy高劑量標簽的注冊申請正在推進中,有望進壹步拉長核心產品的商業生命周期;其叁,新壹代復合機制藥物CagriSema(GLP-1+Amylin)成為公司新的研發重心。盡管該藥在早期Ⅲ期試驗中未能完全達到市場預期,諾和諾德仍迅速啟動Redefine-11研究,顯露出其對下壹增長點的高度押注。
從追趕國際巨頭,到試圖開辟自己的技術通路,國產GLP?1藥企的進化路徑正逐漸清晰。2023年,華東醫藥與仁會生物的相繼獲批,讓市場看到了國產在“雙證”落地上的制度突破,而信達生物的瑪仕度肽則進壹步證明,本土研發已具備從“模仿”走向“原創”的能力。
當下,國產企業正將資源投入至更具門檻的創新領域——包括雙靶機制、口服小分子和長效緩釋制劑的布局,這種從技術跟隨到機制創新的轉變,或許將決定下壹階段國產藥能否真正躋身全球競速的主舞台。
隨著2026年Semaglutide在華專利到期,仿制藥窗口正快速打開,國內企業圍繞價格、療效與供應鏈的多維競爭已現端倪。程知遠指出,“國產藥能不能突圍,關鍵還是兩點:減重效果和創新機制。”國產GLP-1藥物若無療效上的優效,就必須靠價格打通市場。他強調,真正能贏得醫生和患者青睞的,不僅是更便宜的替代方案,更可能是副作用更輕或靶點機制更先進的新藥,“否則,市場不會為平庸產品買單。”-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