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3 | 来源: ETtoday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特朗普 | 字体: 小 中 大
从积极角度看,这次税改提供了一种明确的价值选择:更多自负责任、少些政府介入。 支持者会说这是自由市场的胜利,但批评者则会指出它牺牲了社会安全网,将国家推向更大不平等。
川普执政下 值得台湾企业谨慎看待的地方
不过,在川普执政下,所谓的由市场决定,正是值得台湾企业谨慎看待的地方
美国川普政府的经济政策走向愈发清晰:对愿意“投资美国、制造美国”的企业给予税务与规则上的诱因,而对那些仅在美国市场销售、却不实质投资设厂或就业的外企,则将面临更严格的限制与税务压力。
从对清洁能源税收补贴的取消,到川普账户设计中的美国国内制造偏好,再到企业研发费用化与利息抵扣的适用标准,川普政府明确向世界宣告,“投资美国”的必要。
这对台湾企业是严肃的提醒。 若未来希望继续深耕美国市场,台湾企业势必须重新审视其全球供应链与布局策略——不只是关税问题,而是税制、补贴、规范与政治风险的全面盘点。
特别是高科技制造业、电动车供应链、半导体与绿能产业,若选择仅在海外生产再出口美国,在税制与法规上恐怕会逐步处于劣势。 而对愿意在美设厂、创造就业的企业,美国这一波税改提供了更多抵免空间与财政支持,也提供了政策清晰度。 在商言商,这不只是道德选择,更是企业永续经营的现实考量。
台湾政府与产业界应更积极理解美国的“选择性开放”原则——过去全球化时代的市场自由流动逻辑,正在被带有国家安全、产业回流、就业本土化概念的“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逻辑取代。 现在的美国,不是欢迎所有资本,而是欢迎愿意与美国经济共同成长的资本。
总结来说,这项法案让川普得以对选民说“我做到了”,共和党也有理由庆祝其经济议程的落实,甚至外资也有清楚的方向。 但是,美国社会将如何面对川普这场胜利背后的代价与分裂,应该是未来好几任总统必须承担的历史共业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