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4 | 來源: 國民經略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不以GDP總量簡單論英雄。
人均GDP、人均收入,是衡量壹地真實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人均GDP代表的是財富創造能力,人均收入衡量的是居民收入水平。
只有人均GDP、人均收入“雙高”,才是真正的“民富”之地。
01
誰是人均GDP第壹省?
內地共有31個省份,包括4個直轄市,京滬津都是城市型政區,不宜與普通省份同等比較。(參閱最新全國100強城市排行)
拋開京津滬,人均GDP最高的是江蘇(16.3萬元),站上發達經濟體2萬美元的門檻。
最低則是西北的甘肅,僅為5.3萬元,約為江蘇的1/3,相當於10年前全國平均水平。
這是2024年全國內地各省份人均GDP排行:
總體來看,人均GDP最高的5個省:江蘇、福建、浙江、廣東、內蒙古。
最低的5個省:甘肅、黑龍江、廣西、貴州、吉林。
其壹,江浙比廣東更富裕,並不出人意料。
同為發達地區,江蘇、浙江發展相對均衡,江蘇“拾叁太保”全部躋身百強市,民富指數相對較高。
與之對比,廣東地理環境多樣,既有富可敵國的珠叁角,也有廣袤的粵東西北,存在壹定短板。
其贰,內蒙古人均GDP何以力壓山東?
不只是內蒙古,就連下轄的鄂爾多斯市,人均GDP也力壓京滬,位列全國第壹。
答案也不復雜:家裡有礦。
內蒙古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壹應俱全,煤炭、稀土、錫礦、石墨、螢石產量位居全國第壹,資源型產業很容易壯大GDP總量。
其叁,工業大省人均GDP普遍更高,農業大省相對較低,能源大省居於兩者之間。
作為世界制造第壹大國,我國擁有眾多萬億級大產業,工業能創造更大的附加值,帶動省域經濟崛起。
農業大省肩負起糧食安全的重任,但農業體量相對有限,勞動生產率相對較低,人均創造的經濟增量也相對有限。
能源大省,借助煤炭、石油、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能迅速做大經濟總量。
但經濟總量卻未必能轉化為更強的生產力,容易陷入“資源詛咒”。
02
誰是人均收入第壹省?
如果說人均GDP衡量的是壹個地方的整體富裕程度,人均收入則是更接近於現實的“民富”指標。
壹般而言,人均收入明顯低於人均GDP,這壹比值全國平均為43.1%,最高的省份達到57%,而最低的僅有35%。
原因在於,GDP總量由政府稅收、企業利潤和勞動者報酬構成,屬於居民收入的,只有勞動者報酬及轉移性支付這壹部分。
這是2024年內地各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1d3efa3000000001000be66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