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4 |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6月的重慶,悶熱潮濕。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的廣場上,壹群人正圍著壹堆“無人機機巢”忙碌著,那裡面裝著11800架等待起飛的無人機,它們即將進行壹場吉尼斯紀錄的挑戰。
壹場表演的成功需要導演、演員、幕後工作人員壹起努力。對無人機表演來說同樣如此。要完成這次挑戰,需要無人機“演員們”突破通信故障、惡劣天氣、技術瓶頸等表演障礙,需要導演們設計好壹場精彩的劇情畫面,更需要幕後技術人員搭建安全穩固的空中表演舞台。
“我宣布,此次挑戰最終有效數量為11787架,成功刷新壹項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成功。”6月17日晚9點20分,吉尼斯認證官侯穎的話聲落下,新的“最多無人機組成的空中圖案”吉尼斯世界紀錄隨之誕生。與這壹紀錄密切關聯的,是中國作為全球無人機集群表演市場90%份額占據者(數據來源: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這也共同勾勒出中國低空經濟從技術追趕走向全球引領的縮影。
無人機表演現場
前奏:彩排過程克服重大技術難題
以往,壹場常規的無人機表演,壹般最多提前壹天進行彩排試飛。為了這壹次吉尼斯紀錄挑戰,深圳大漠大智控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漠大”)的團隊第壹批人在5月份就從深圳前往重慶,在正式挑戰之前,他們進行了6次試飛。
對無人機表演而言,從壹次性飛行無人機1000架到10000架是壹次跨越,而從10000架到10001架同樣也是。
“每壹次數量的增加,都是對技術的考驗。”大漠大副總經理覃海群坦言,自己是6月8日到的重慶,但6月8日、9日、10日這叁天,團隊都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無人機通信不暢就如同手機失去了信號,無法連接運作。覃海群他們在突破1萬架的過程中,就面臨了壹個通信技術的難點。
無人機如何能自動在天空展現設計好的圖案?在設計階段,設計師把線狀圖案轉化為點狀圖,每個點對應壹架無人機,通過編程規劃其飛行路徑,並導出集群控制系統所需文件。
表演前,工作人員將文件導入主控電腦,主控電腦通過無線電信號發送指令,總控員按下啟動鍵,無人機即可自主完成表演。
而在將1萬架無人機的表演數據傳輸到地面控架時,覃海群和同事發現這個傳輸時間需要2個小時。“我們當時就傻了,光傳輸都要2個小時的話,無人機早就沒電了,這還怎麼飛?所以這個問題必須解決。”
為此,團隊壹方面盡量壓縮數據量,能不上傳的盡量不上傳;另壹方面,他們也升級調整通信設備,最終將原本2個小時的傳輸時間壓縮到10分鍾。
6月14日晚9點,在彈子石廣場,第壹場常態化無人機駐場表演正式開始。當數千架無人機陡然升空、在漆黑的夜空中拼出流動的光影圖案時,團隊成員時刻緊盯著主控台,不敢有放松片刻。
正當表演進行時,突然來了幹擾信號,團隊所有成員立即開始查找幹擾源、安排飛機補位,保證表演順利完成,直到最後壹架飛機落入收納箱。
在解決通信難題過程中,覃海群和團隊最初考慮過AP(無線接入點,俗稱“熱點”)、設備、設置等各種問題,還對每次傳輸的數據量等都進行了修改。但後期團隊發現,由於預埋的直播接口會因占用兩個信道而影響無人機通信傳輸,隨即跟直播方重慶廣電協商並屏蔽了幹擾源,由此保證了試飛的成功。
中場:排除惡劣天氣不利影響-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1d3efa3000000001000be66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